《塔里,“天祥故里”》作者:万水千山

《塔里,“天祥故里”》作者:万水千山

2020-10-12    11'27''

主播: 大极手🍒

1696 7

介绍:
浮梁是茶乡,茶乡在严台,严台有塔里。塔里,位于浮梁的西北部,与安徽交界,是江村乡严台村下属的一个自然村。从严台村向北出发,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跋涉5公里,便可以到达祁峰山的所在地,这里便是塔里自然村。说是“村”,其实塔里很小,原住民最多时只有十几户人家,位于深山之中,高山之上。塔里自然村的十几户人家,世代以种茶采茶为生,房屋全部建在高山顶上。所有房屋背靠大山,前临悬崖,坐东向西。这样的选位,对于在这里生存的人们来说,很重要。因为,这样可以获得一天中最充分的阳光。阳光,是他们得以生存下去的最重要的能源。将吃不完的菜疏、粮食晒干保存,将摘下的茶叶、茶籽晒干,用以制茶、制油,都离不开阳光。没有平地的原住民,将他们的智慧发挥到极致。从屋顶下方向外伸出十几根削平的木条,作为支撑晒台,家里所有需要借助阳光晒干的粮食作物,都可以在这样简单而实用的平台上,完成心愿。至今,塔里的这些老房子,还保存这些原始的“晒台”。站在房屋的脚下向上仰望,它们便是这些原住民在大山之中撑起的一片生存的天空。沿着一条用原石砌成的陡峭台阶一路向上攀登,便可以到达这些房屋。房屋很老,老的墙体发黑,老得像脚下的泥土一样。上个世纪的墨字标语,早已深深嵌入墙体,成为一种见证时代久远的印记。里面的木板、屋柱子保存尚完好。这要得益于房屋居高排水通风。这样的房屋现在已不多了,留下来的都成为珍贵。据说,这些房子现在都已被购买征用,作为塔里的旅游资源。这是因为,几位浙江淳安的“疯子”看中了这里的山水。塔里,如今再也不是只靠种茶采茶卖茶的偏僻贫困自然村。塔里,作为江村乡打造的精品民宿度假村,它吸引了一批批游客来这里参观、游玩、休闲、体验。在交通极不便利,在深山狭谷老林中,打造这样一处景观,可谓有勇有智。这个领头人,便是景德镇塔里生态产业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宋小春。公司于2017年4月成立。“塔里项目”于2017年5月动工,历时1428天,在一座“空空荡荡”的山中,投资了近3000万元,建起了集餐饮、住宿、度假、文化交流、文创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村。用这些创业者的话来说,他们是一个“大疯子”带领几位“小疯子”在山里做了一件“疯狂”的事。他们的“疯狂”,让人们重新认识塔里。沿着由江村乡政府投资上千万元筹建的盘山公路来到塔里,这里的风光让人眼前一亮。极具个性的“云上民宿”,从低往高,依山势梯次而建。这里有原汁原味的民宿—茶宿。有富含流行元素的现代住宿——花宿。还有大气高端的住宿——云宿。这些住宿,合成了塔里的“茶宿集”。名字别有味道,住宿别具一格。它们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原汁原味的“茶宿”,黄黄的泥土墙,散发着浓浓的泥土气息,真有一夜“梦回唐朝”的穿越感,恍然回到了远古,回到了从前。现代派的“花宿”,高大的落地窗,游客白天可以全景式享受室外山光水色;夜晚,躺在地板上可以仰望满天星斗。而宽敞精致的“云宿”,既可以让人在这深山中体验到住宿的舒适感,还可以体验到生活的时尚感。“精品民宿”,是塔里度假村的一个主题。鲜明的主题,打动着每一位客人,令人流连忘返,在客人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精品民宿的附属物,有乡村记忆的竹篱小路,有农家风味的餐厅,有浪漫的帐篷与篝火,还有碧如蓝天的泳池,这些不仅是点缀,也是风景。远离尘嚣的塔里,走在竹篱小路上,便有了回家的感觉。吃农家饭,心里就有了家的味道。躺在帐篷里,抬头便可以享受大地为床,天空为盖的野趣。跳入碧蓝的泳池,身如轻燕,仿若闲游天宇。来塔里,可以享受古典风与现代派带给你的视觉与身心享受。来塔里,可以抬头仰望星空,低头俯瞰云里雾里。以宋小春为领头雁的创业人,当时看中的,不只是塔里原生态的山,原汁原味的水。他们更看中了藏在塔里精品民宿村后面的一片古茶树林。沿着一条山径,踩着厚厚的落叶,溯一条清流潺潺的山溪而行大约5公里,抬头便可见一片古茶树林。113亩古茶树林,大约75000棵古茶树,蔚为壮观。不老的祁峰山的土壤、山泉、清露、云雾养育着这片茶树,历经360余年的风雨,依然年年绿意盎然。这些古茶树不高大,也不粗壮,它们却是浮梁严台“天祥”茶号制作的“浮红”工夫茶走向世界最强大的后盾。这里的每一棵茶树,也许都有一片茶叶曾经登上过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领奖台。那块金质奖章的含金量,离不开从这片古茶树林中吹过的金风,离不开滴在叶片上的玉露。真正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当年,在这片古茶园采茶的繁忙,从塔里至严台5公里曲折婉蜒的山路上运茶的辛苦,都因之变得热闹与繁华。这片古茶树林,为浮梁的红茶源源不断提供优质的鲜茶叶,为“天祥”茶号制作的“浮红”工夫茶享誉海内外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浮梁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塔里•茶宿集”项目负责人宋小春,对这片古茶树林看得特别重。因为这个项目的核心内容是“充分挖掘古茶园资源和浮梁茶文化底蕴,突出茶主题,打造茶文化馆,茶主题餐厅、茶宿、茶园游、特色茶产品,讲好茶故事,做足茶文章”。这个以“茶”为核心的“塔里•茶宿集”项目是宋小春等人施行的旅游扶贫的实践,极具创意性。来塔里的人,都能体会到这里的精品民宿、特色餐饮、会议会务、文化体验、茶文化研学等功能为一体的农文旅融合的扶贫思路。这种大胆而务实的创意,从“塔里•茶宿集”项目开始运营以来,便吸引了一批批游客前来游玩、观赏。浮梁,东有瑶里,西有塔里。去瑶里看瓷赏瓷,来塔里观茶品茶。一瓷一茶,相互呼应,合为一体。塔里最好的资源就是茶。“113亩珍贵古茶树园,75000棵珍稀古茶树”,几百年时光都不曾撼动的数字与生命,这是开发塔里,打造塔里最引以为荣的资本。该项目的负责人宋小春为此可是下足了功夫。他亲手为“天祥号”编写的“茶语”,挂在通往古茶园的路上,足见他对茶的用心与情怀。“相逢相问知事历,不拣亲疏便与茶”,茶里有情。“识得山中滋味,觅得无上清凉”,茶里有境界““茶不过两种状态:浮沉;饮茶不过两种姿势:拿起放下”,“平淡,是它的本色;苦涩是它的历程;清香是它的馈赠”,茶里有人生。丰富的茶语,说出人生的千番感慨,道出人生的万般滋味。这是塔里的别样风景。“茶”与“宿”的结合,人文风景与自然风景的有机融合,这就是塔里,这就是“天祥”故里。 20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