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讲义》(364)【是以圣人,不行而知……】

《道德经讲义》(364)【是以圣人,不行而知……】

2019-10-17    06'31''

主播: 冯河

139 1

介绍:
《道德经讲义》(364)    清 · 宋龙渊 天道章第四十七(4/4) ●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尝闻圣人,善亲天下者,不以事物观天下,而以一身观天下;不以一身观天下,而以一理观天下。一理者,天下之本源也,无所不通,无所不贯。以我之一理,观于天下,便是万物同然之理;何劳行访于天下,何必远去以搜寻;妙理自然吻合,我心之真知自然圆照。此便是“不行而知“也;“不行而知“,即是上文“不出户,知天下“之义;故曰“是以圣人,不行而知“。古之圣人,善观天道者,不以天地观天道,而以一心观天道;不以一心观天道,而以一性观天道。一性者,天道之命令也,无物不有,无物不在。以我之一性,观于天道,眼前便是法界,性理便是乾坤;何劳行访多方,何必博古通今;一切有无之真名,自然显露;心上圆明之道眼,自然洞见;我之真见,不必睁眼,而自然妙具。此便是“不见而名“也,“不见而名“,即是上文“不窥牖,见天道“之义;故曰“不见而名“。此名字,如某事某件,皆可指名。圣人虽“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岂徒知之而已乎?岂徒名之而已乎?正欲知之而成也,正欲见之而成也。既知其成,既见其成,性与天道,浑然一体;理与天下,同然一用;不容造作,不假人力;自然而然,无为而为,不为而成矣;故曰“不为而成“。天地人物,有无虚实,俱在此成字之中。譬如继之者善,成之者性,即是成之之义。继者,言其气也;善者,言其理也。物之未成,初受此气,便是继;气之未受,先得此理,便是善;万物秉受此气而成,便是成;万物既成,此理此善,便是性;是以谓之成之者性。文中言:“不为而成“,如阴阳成其象,天之道立矣;刚柔成其质,地之道立矣;仁义成其德,人之道立矣。天之成,成其气也;地之成,成其形也;人之成,成其德也。天之气,地之形,人之德,皆是一理而已;此理,在天为道,在人为性;圣人不为而成者,正欲成其性也。细详圣人知天下,见天道;圣人之性,于此而尽矣;万物之理,于此而备矣。尽己之性,未有不尽人之性者;尽人之性,未有不尽物之性者;三者既尽,万物之性成矣;万物之性既成,即圣人之性成也。天下至大,圣人之性亦至大;天道无外,圣人之性亦无外。人能见我之性,则见圣人之性;见圣人之性,则见天道之不为而成矣;奚用外求哉?修行者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