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思浩:唯有割舍,才能专注

卢思浩:唯有割舍,才能专注

2018-09-28    10'19''

主播: 晴天一念

171 0

介绍:
唯有割舍,才能专注 卢思浩       1 你发现没有,人生就是不停地做选择。 选择大学,选择专业,选择城市,选择漂泊,选择回家,选择事业,选择一种你的生活方式。 奇妙的是,很多选择是我们下意识就决定好了的。也就是说,我们早在某一个时刻就决定好了,虽然我们都会在十字路口纠结一阵,可归根结底还是会朝着内心想要的方向走去。 回头看看,一切都有迹可循。 而我们生活中的部分困惑,都来源于对于选择的不坚定。 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却又割舍不掉另外一种,是我们如此迷茫的原因。       2 我是从学生时代开始写作的。 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有一种不切实际的自我认知。要么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要么认为自己什么都可以做好。 我自己就常在这两种状态中来回切换:常常做着一件事,做着做着,就想要去做另外一件事。 学习的时候想旅行,读书的时候刚静下心来就想要玩手机,看到一点故事就容易思维发散,等到回过神来,一个下午就要过去了。 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可以做好,于是什么都试一试。又因为遇到一点困难就想要转移注意力,所以浅尝辄止。 比如旅行流行的时候,就每天搜集资料想要去旅行;又听说英语很有用,就开始背单词。背着背着,突然想要不跟朋友聊会天,聊着聊着,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年轻时我们常对自己撒谎,比如这是最后一次熬夜了,比如明天一定要早起把活都干了,比如“我就玩五分钟手机,就五分钟。” 比如吃完夜宵摸摸肚子,心里想我刚才吃夜宵了吗?没有吧。嗯,没有,不会胖的。 …… 其实从那时就发觉了,只不过最近感受的更为明显。 我越来越容易累了,我们越来越容易累了。生活在信息爆炸时代的我们,好像每天都挺累的。真的,每天晚上下班回家只想躺着,什么也不想干。但又不会睡着,就摊着玩手机,刷一条又一条推送,磨蹭到睡点,洗漱睡觉。 可躺到床上仔细想想,今天刷了那么多app,看了那么多新闻,好多段子很好笑,很多视频很好看,好像收获了很多,可又好像什么都没收获到。 很多无效信息第二天起来,我们就忘了。 常写作的人一定知道,写作本身充满乐趣,可写不出来才是常态。 大多数时刻,我不过是坐在电脑前,开始打字,可往往不知道要表达什么。或者就是脑袋里一团乱麻,满腹心事竟无法变成文字,整合成文章。 我常有种无力感,像是往沙漠中撒了几滴水,刚有的情绪很快就无影无踪了。 我想了很久。 我在自我权衡。 如果我想要做好这件事,我就会牺牲掉其他的所有时间。并不是说我时间有多紧迫,只不过我天资有限,如果非要把一件事情做到内心的十全十美,那就只有全神贯注。 老天对我们这样的人,就是这么残酷了。 我羡慕那种什么都能做好的人,羡慕他们的游刃有余,羡慕他们的八面玲珑。 可我不行。干脆承认,老鹰可以一下子到金字塔的顶点,蜗牛一样也可以。 辛苦就辛苦,谁让自己想去山顶看看呢? 选择做一件事,就一定要把它做到最好。 背单词枯燥吗?枯燥。出去玩快活多了。可最后会导致你去不了自己想去的地方,不可惜吗? 写作要牺牲掉很多时间吧。的确。可如果你不牺牲掉这些时间,你永远无法把这些事情做好。 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计划,每周要看一本书,每本书都要写一万字的读后感。如果看电影,就要写观后感。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情绪,都要坐到电脑前,尽量系统地把它们写下来。 虽然也在拒绝朋友邀约时遇到不理解的眼神,也因常独来独往被一些人说过孤僻,或者有时候的聊天话题我实在是不知道如何接话。 但我已经学会不在意了。       3 我生活开始变得单调。 尤其从今年开始,因为身体不好,舍掉了很多行程。 最近几个月一直都在家里养着,看书写作,听歌跟朋友聊天,抽空旅行,跟猫说话。 但我喜欢这样的生活。 我割舍掉的,其实也没有太过可惜的。 比如热闹,终究不是自己的。比起安稳,大概我更向往自由。 我不再羡慕别人的生活,如果看到别人做了什么,我们就去做跟他们同样的事,那我们永远无法成为完整的自己。 要有自己的热爱,并且抛开所有干扰做好这一件事。我想人生只要能够全心全意地做好一件事就够了。 其实这就很不容易。 半山腰总是最挤的,可我们要去山顶看看,哪怕孤独。   唯有割舍,才能专注。唯有放弃,才能追求。 一个人最大的力量,便是全神贯注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