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族接班制度的进度 中国历史在不断的吸取教训

皇族接班制度的进度 中国历史在不断的吸取教训

2021-08-04    06'09''

主播: Οo繁华落尽оΟ

176 2

介绍:
《西游记》里这段,唐太宗到这个地府里去这一段,说的是呢,为的是魏徵斩龙王这事,但历史上确实真实的有这么一本书,叫《唐太宗入冥记》就冥府的冥,说的可不是为魏征斩龙王这事,为了什么事儿呢?说李世民呢,玄武门之变把自个儿哥哥弟弟给杀了,为这事儿你得到阴间跟阎王爷解释去,是这么个事,而且《唐太宗入冥记》这本书呢,就是大唐时期发行的,按照我们对封建社会的常识来讲啊,这种事不论有没有,皇家都要极力避免,民间探讨和争论这个事,这对皇族的权威影响太不好了。 你像当年有人怀疑雍正是不是把康熙害了啊?湖南有个文人叫曾静,历数了雍正的十大这个罪名。雍正一看都急了,不光是急了,把这曾静叫过来面对面我跟你辩论,驳倒你,然后写本书叫《大义绝明录》,让这个曾静呢,带着不少人下去讲学去,成了中国最早讲师团,给这雍正啊,洗清罪名去。 你看皇上对这个这么重视,包括到宋朝时候,这宋太宗把宋太祖给害了,这据说啊,弟弟害了哥哥,烛影斧声的典故您查查就知道,结果在诸多史书当中,包括大宋典籍里头,尽管有蛛丝马迹,但是皇家都极力的在为这事儿洗白,就这是大忌。 那为什么唐代的书里并不忌讳这事,而且史书里边,二十四史里边,对于唐太宗李世民,杀害自个的这个哥哥跟弟弟,写得非常准确,说公元626年,在玄武门这,玄武门是哪儿呢?就现在西安呢,唐朝的当时的皇宫太极宫的北门,为什么北边叫玄武门呢?东边叫青龙,西边叫白虎,南门叫朱雀,北边叫玄武,所以北边这门叫玄武门,在这儿呢,李世民布下重兵,把他大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给弄死了,然后,逼他这个父亲,唐高祖李渊,最后两个月以后退位,把天下让给他,开启了中国一段有名的政治时代,叫贞观之治。 当然,这段呢,评书里边呢,很多都说李世民多贤德呀,他这哥哥弟弟不识东西呀,要害他怎么着?以至于后来唐太宗李世民问着魏徵,咱们都知道魏徵是他手下名臣,魏徵一开始是辅佐大太子李建成的,不是辅佐他的,说你为什么辅佐他?你不辅佐我,魏徵脖子一梗啊,说,如果是李建成听我的话,现在坐在皇位是他不是你。 你看,当时魏徵理直气壮,有人说他胆子太大了,我想,臣子胆子大,是跟君主的开明有直接关系,如果君主不够开明,极为残酷,恐怕臣子不会有这么大胆,也就说李世民呢,当时也并不认为杀自己哥哥跟弟弟,是夺大逆不道的事,而且当时唐朝的整个舆论环境呢,比较宽松,也认为这个事,虽然属于争权夺利,但很正常,也有人认为这种争权夺利呢,其实不是,皇子之间争夺,而是李世民和他爸爸争天下,因为确实唐高祖李渊在这个问题上是犯了一定错误的,在这个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里啊,立储,就立继承人,是头等大事,你这个继承人要不确定,或者左右摇摆,非乱不可呀,因为啥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天上不会有俩太阳,可是唐高祖李渊立了大太子李建成,当接班人了,他就应该把所有资源向大太子倾斜,然后让他将来能顺利的接班,可他没用,为什么?那时候唐朝天下没定,还得借助李世民的力量,因为李世民身边一堆的这个能臣,秦琼啊、尉迟恭啊、徐茂公一帮人,还指着这些人打天下呢。李世民能力还大,身边能人还多,到最后李世民力量越来越强大,李渊根本就收拾不了他,就联合自己的大儿子、四儿子都弄不了李世民了。 所以你要么,你在这种情况下,就废大太子,李建成立李世民为太子,要么呢,你就不让李世民立功,咱晚两天把天下统一了,你把资源向大太子李建成倾斜,你这两头摇摆不定,你最后一定是这个结果,自己的族人之间内讧,自己的皇子之间互相残杀,就像康熙当年,哎,两次立了太子,两次又废太子,把胤礽又给废了,造成了九子夺嫡(老梁口误),最后下场可以说是非常凄惨,那等于康熙的这些儿子之间,互相之间的心病。咱大伙看过《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你看看里边残酷的宫廷斗争,我相信这也不是康熙本人愿意看到的。 所以这个就是,玄武门事变,前前后后具体的一些经过,那么从这点上来看呢,我倒觉得呢,就是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到明清的时候,它有一套系统的皇族接班的制度,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兄终弟及,而且从康熙之后呢,也定下规矩,把这个继承人的名字写上来,放在正大光明的牌匾后头,这应该是说对这个皇族继承、皇朝的稳定,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所以我想中国历史是不断地在吸取教训往前走的,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呢,在后代王朝当中,没有频繁发生,或者发生之后呢,也被史书抹掉了,我想和皇族的稳定大统这个功利性目标,是有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