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论“屈原”(文/柳振君 诵/大杜)

诗论“屈原”(文/柳振君 诵/大杜)

2021-06-14    02'11''

主播: 诵者大杜

583 6

介绍:
诗论屈原(作者:柳振君) 不幸的是您: 路漫漫其修远兮, 您独上下而求索; 世人皆醉您独醒, 独醒更苦无处说。 生不逢时, 以死明节。 最终您选择了 怀沙抱石, 投身汨罗。 用挺直的脊(jǐ)梁(liánɡ) 伸张正义; 用不屈的灵魂 彰显爱国! 幸运的也是您: 一篇《离骚》传千古, 中华民族 单独为您设个“节”。 年年端午龙舟渡, 粽(zònɡ)香盈江河! 如今啊, 您的名字 已化成神圣的丰碑, 永恒地矗(chù)立在 汨罗江畔(pàn); 身后是三湘子弟 九州儿女, 一齐追随您一一 为正义而问天, 为真理而求索(suǒ)!   注: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被誉为“辞赋之祖”和“中华诗祖”。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求索”精神,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种高尚精神。1953年,屈原与波兰哥白尼、法国拉伯雷、古巴何塞·马蒂,成为世界和平理事会所决定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屈原庙,亦称屈子祠,现辟为屈原纪念馆,位于汨罗城西北玉笥山顶。始建于汉代,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