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晓辉之声:弘一法师李叔同——珍惜当下,《送别》过去

FM晓辉之声:弘一法师李叔同——珍惜当下,《送别》过去

2016-08-19    13'02''

主播: FM晓辉之声

555 18

介绍:
导读:本期电台中的背景音乐均为弘一法师李叔同所创作的作品,为以下五首:《送别》、《世梦》、《春游》、《归燕》、《花香》,如有需要,请联系主播,在文末留言或给公众号留言皆可。 淡淡的笛音吹出了离愁,吹出了别绪,听来让人百感交集。这首广为传唱的歌曲就是李叔同先生的代表作——《送别》。 大家好,欢迎收听本周五晚的FM晓辉之声,我是主播程程。感谢在此与你相遇,一同拥抱这短暂的时光。 主播第一次听说“李叔同”这个名字,因他1910年前后所作的《送别》,那是在一次偶然出差中,下午阳光正好,溪口的武山庙中表演着《情定溪口》这一出戏。大概看得入了神,仿佛回到了百年前的民国岁月。 中山装、蓝衫黑裙、油纸伞,初恋懵懂,似糖似蜜。自此以后,主播便对李叔同先生心生思念,心心念念那段民国时光。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1942年10月的一天下午,泉州温陵养老院的晚晴室中,沉疴久病的弘一法师在弥留之际,挥毫作书“悲欣交集”四字后,右肋而卧,安详圆寂,走完了他辉煌而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这四个字中蕴含了他对人生多少难以言传的感慨,至今谁又能说得清呢? 主播曾想深入地去了解他的一生,但也都事与愿违。其实,人的一生又怎能用短短几年时光去完全知晓。 也许正是因为李叔同幼年丧父的悲苦和“庶出”身份的低微,小时候的他就显出不同于人的特殊性情:他常常趋于偏激。他从小就喜欢养猫,甚至爱猫如痴。不仅养了许多只,并且敬猫如同敬人。 直到他十几年后去日本留学,仍未改变自己奇特的个性。一次,他竟突然专门给家里发了一封急电,询问自己养的那些猫是否平安。 有时,主播也常常想象,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到底是怎样一段故事,会让他如此爱猫如痴?多次的找寻,终究不知这样的热爱从何而来,近几日,也明白了“不是所有都需要理由,如同两人的感情一样,又有谁能说得清”。珍惜当下,才能让自己有更多美好回忆。 李叔同先生不仅爱猫如痴,也很热爱学习,幼年便聪慧过人,接受中国传统教育,饱读经史子集和其他杂学,弱冠之年的李叔同即以对诗词、文章、书法、篆刻等较深的造诣博得“才子”之称。他闲时养鸟品茗、刻石治印,出入梨园、广交名角,不时还游走于青楼瓦舍,吟风弄月。李叔同先生的艺术气息大概也与此相关。 这一切,直到他18岁那年,一场社会的改良运动,深深的打动了他年轻的心。立志要以文艺唤醒国人的李叔同毅然东渡扶桑,由此成为中国留学生中留学日本的第一人。 不知道那时的他是否在求学路上会无助迷茫,是否会在深夜思念家乡,他坚持了,忍受了,成功了。 回国之后,李叔同应聘于杭州第一师范担任图画、音乐教师,同时也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图画、音乐课的教学工作。任教为师期间,李叔同不仅在文学、音乐、美术、戏剧等诸多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 李叔同认为,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而且育人是从天长日久注重生活小节开始的。 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正当盛年,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这位年仅38岁的艺术大师突然来到杭州的虎跑寺,出家为僧,号弘一,就此《送别》过去,了无牵挂。 关于李叔同的出家,百年来众说纷纭,也成为了上世纪初的一大谜团。主播曾想过,李叔同自幼处在信佛家庭的环境之中,再加上日后几位信佛朋友的影响,以及所处杭州西湖周边浓厚的佛教氛围的熏陶,这些外在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李叔同的皈依佛门。 而作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丰富的内心而言,面对社会转型的剧烈动荡,身为知识分子精英的他,渴求通过一种方式来规避人间的悲苦。于是,他选择了以佛教的方式来释放这种难言的情感。也许,后人可以用佛教的术语“机缘”来解释这个现象吧。 一如他在《春游》中写道的:“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 主播这几天看了PAPI酱的周一放送——故去的亲人,其实,“珍惜当下,《送别》过去”,珍惜现在每一个在你身边关心爱护你的人,请不要等到失去...... 本期的节目就到此结束了。请和主播一样热爱生活,珍惜当下。有什么想说的话,可以留言或致电给我们,期待与您再次相遇。 今日关注 许多人应该都已经知道了这件事,8月17日的夜晚,叙利亚阿勒颇东部一个被叛军控制的地区突遭空袭,照片中的小男孩叫Omran Daqneesh,今年5岁,此时的他坐在救护车上,手足无措。 身上已经凝结的血液,遍布全身的灰尘,我想此刻的他可能还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父母去了哪里,更不知道自己将去到哪里。这个年纪的孩子应该是家中最宝贝的,应该过着充满欢笑与关爱的生活...... 此时的我们更该感谢因祖国富强带来的稳定,珍惜当下,祈愿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