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马王堆汉墓:丝国的彩衣 | 投稿:遗世沉艾

【夜读】马王堆汉墓:丝国的彩衣 | 投稿:遗世沉艾

2015-06-08    08'30''

主播: FM1604421

9061 497

介绍:
1972年夏天,西汉初年长沙国第一代侯利苍的夫人——辛追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出土时辛追面容姣好,身上还穿着纹饰精美的丝质衣服,浑身透出一种雍容华贵的气质。她在底下沉睡已逾千年,包裹在她身上的丝织物都已黏连在一起。专家们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才为辛追褪去那穿戴了两千多年的衣裳,足足二十层的丝绸。 中国是世界上最先发明丝绸的国家。 根据考古发现表明,距今六七千年以前,中国就开始饲养家蚕和织造丝绸了。在此后四五千年时间内,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唯一能够织造轻柔美丽的丝绸的国家,到了汉代,更是打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向世界各国大量输出丝绸,因而被古代世界各国称之为“丝国”。 “春草鸡翘凫翁濯,郁金半见湘白(yuè)”,这是《急就篇》中对织物颜色的描绘。马王堆的丝绸花样繁多,这说明今天纺织业运用的绝大多数技法,西汉古人就已经掌握。而且,掌握的程度精湛得不可思议。这一点可以在出土的一架古瑟上得到证实。 马王堆汉墓里面出了一件乐器,叫瑟,是中国一种很古老的弹拨乐器,主要流行在春秋战国时期。此为25弦瑟,保存异常完整,一根弦都没断。可是你仔细观察它的时候,却发现这个瑟的弦不是金属制造的,而是丝弦! 在西汉早期,冶铁业并不发达,古人拉不出来这么长的金属弦,不得不用丝替代。它是先把377根单丝加捻成一股,然后再用10多股这样的丝再加捻成一根线。也就是说,这根琴弦用了四五千根单丝。但是在琴上,看起来却像一整根似的,非常均匀。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这根弦粗细不均匀,那弹出来的声音将会不准。对于这些琴弦,专家们做了各种研究测试,最终他们得出一个令人惊奇的结论:汉代马王堆25弦瑟,丝弦加捻工艺水准已经相当于现在的电子加捻的水准。在很多人看来,这或许不可能,因为人手劲稍大点小点,或者手上的一点污迹也会影响到这根琴弦的音准,但是古人就做到了非人力可为之事。 在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所有丝织物中,最著名的就要数那件“素纱衣”了。重量不到1两。根据计算,这种衣料每平方米仅重12〜13克,真是薄如蝉翼,轻若烟雾。 在中国古代众多的丝绸品类中,纱是最先出现的。纱的组织结构简单,为平纹交织,表面分布有均匀的方孔,所谓“方孔为纱”。清代学者雷在《古今服纬》中解释“纱”的命名由来,说“言其孔可漏沙也。”可见,纱织得比较疏松,孔眼充满织物的表面,空隙大,因此显得轻薄。纱中最轻薄透明的被称为“轻容”,而素纱衣的料子应当就是“轻容”。 然而,人类发明衣裳,原本是为保暖遮羞,素纱衣既不能保暖,又不能遮羞,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它怎么穿呢? 素纱衣的命名是从材料品类和形制特点两个方面着眼的。“素纱”,是说制作衣裳的材料用的是未经染色的白纱;“衣”,是说衣裳的形制是没有衬里的。素纱衣也可以称作“景衣”或“衣”。 《仪礼•士昏礼》记载的古代婚礼仪式非常繁琐,其中一节有这样的情景:新妇登车,乳母给她套上景衣,车夫才驾驭上路。注意其中的“景衣”,郑玄解释说 ,景衣的用途和明衣差不多,穿上景衣目的是既遮挡路途上飞扬的灰尘,又让里面的文饰显露得鲜明。景也是明。如此看来,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衣是合乎景衣要求的。素纱衣是古代女子出嫁时套在结婚礼服外面的罩纱。上古三代,夏代尚黑、商代尚白、周代尚红。汉代与周代一样,也尚红。试想新娘身上穿着红色锦衣,文饰灿烂,外面再罩上素白纱衣,何等美丽。正可谓“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 中国的衣冠服饰制度,大概在夏商时期初见端倪,到了周代渐趋完善,并被纳入“礼治”范围。在商周前后,随着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形成与发展,人们受到道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约束,造成这个时期的女性服装趋向完善和华丽——一袭长衫把女人的美发挥到极至,这种审美观念对中国妇女服饰观的影响竟长达千余年之久。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09年第10期 作者:熊晓 稿件整理:莫听安) 您也可以关注我们的新浪微博 @中华遗产杂志 了解更多内容~祝你晚安么么哒(づ ̄ 3 ̄)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