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徽菜 味蕾与乡情 | 投稿:胡萝卜

【夜读】徽菜 味蕾与乡情 | 投稿:胡萝卜

2015-09-02    07'16''

主播: FM1604421

34653 367

介绍:
作为享誉中国的八大菜系之一,徽菜扬名立万与徽商的奔波有关;与徽州独特的地理人情有关……糅合徽州文化、徽商、菜式制作的徽菜,凝聚着深沉古朴的乡情,也张扬着徽人的个性,流传于大江南北。 徽商少不了的“行军粮” 出身徽州的胡适曾这样谈起对家乡的印象:“徽州是个闭塞的地方,四面皆山,地瘠民贫,山地多种茶。每逢收茶季节,茶商经由水路从金华到杭州再到上海求售。”徽商的商路可不好走,一来山地多阻隔,二来水路耗时间。山重水复,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路上的口粮。入选的是“粿”。 “粿”是一种由米粉、面粉、薯粉等蒸制成的糕点,口味软糯,鲜香诱人,是极可口的小食。徽州歙县名吃——“石头粿”,名字上多了两个字,文章也出在这两个字上。制作流程首先是取和好的油酪面,擀开填馅,再放置在平底锅煎烙,如同做千层饼一般。接着,奥秘来了,大厨们祭出传家的宝贝——壹块油光滑润的黑石头。将这石头放在“饼”上反复按压,这时馅料里的油脂似乎被逼了出来,香味四溢。“粿”在烙制过程并不翻面,只不停用石头压出油汁、“嗞、嗞”作响,如此等上七八分钟,直至整个粿熟透。经过石头的轮番压制,“石头粿”减了肥,里面的油脂却并不少,油重味厚、养人耐存,便携又顶饱,成为了徽商必不可少的行军粮。 “轻度腐败” 曾有美食家调侃:徽菜的特点就是“轻度腐败、严重好色”。徽菜中最具名声的菜品——“臭鳜鱼”,便是“腐败”的代表。 “臭鳜鱼”在徽州本地被称为“腌鲜鳜鱼”。“腌鲜”二字,是徽州方言,意为“将新鲜的食材腌上”,既然腌上了,那可不就脱不开一个“臭”字了么。 臭鳜鱼成名于屯溪。屯溪是徽州的水路枢纽,徽商们在此将徽州山货外运后,不想让回徽州的船放空,于是瞄准了山区紧俏的水产品,其中就有美食——鳜鱼。 可是,入冬前将长江盛产的鳜鱼,运往屯溪,行程要七八天。所以活鱼的保鲜便成了重点,人们使出了腌鲜手法。先把鱼装进木桶里,再泼洒盐水在鱼身上,一层复一层,运送途中不时翻动,到了目的地,那鱼的腮还是红彤彤的,完整如生。腌鱼有淡淡“臭”味——其实那是乳酸菌发酵所生出的气味。 传统制作的臭鳜鱼,鱼肉鲜美突出、肉质近似上等黄鱼,汁水十足。最好选择一斤二两的鳜鱼,太大太小都不好,大厨先煎后烧,重手下酱油、辅以笋片、火腿、葱、姜、蒜与红干辣椒,末了加芫荽提香增色,上桌就是一盘风景,咸辣鲜甜,杀酒屠饭,快意至极。 一贯“好色” 徽菜名吃“八公山豆腐”是“好色”的典型。吃豆腐吃到徽州,该算是吃到家了,相传豆腐乃是淮南王刘安的创造,“八公山豆腐”的典故即和他相关。 八公山相传是刘安与李尚、苏非等八人谈仙炼丹、论道著书的所在,风清水丽,以泉闻名。旧时人们用此处山泉制作豆腐,成品白嫩细膩、晶莹剔透、托之不散、闻之不腥。烧八公山豆腐这道菜,难在要掌握火候。制作流程大概如下:先把豆腐切成方片,入冷水锅中烧开,再以细箩盛之,沥干水备用。另起锅,烧花生油,待到五成热,把豆腐沾一层湿淀粉,下锅炸一遭,色泽金黄时捞起,倒进密筛中把油控净。再另起一锅,下猪油,烧热后加青翠葱段爆香,再加洁白笋片、黝黑木耳、火红虾子与炸好的豆腐,添一勺清汤同烧,沸后勾芡即成。不仅仅是味美,醉眼观望,油光旖丽下,那一盘颜色简直就是一幅油画。 徽菜离不开徽州这个特殊的地理环境、客观条件。地道的徽菜擅于寻觅精华、混合精华。 说到混合精华,离不开“李鸿章杂烩”这桩公案。身为徽人的李鸿章,出行时总要随行一位徽厨。相传,李鸿章出访美国,以徽菜宴客,由于太过美味,菜品一上桌,便风卷残云,眼见准备的不够了,厨师急中生智,将食材下脚料集中起来,炖成一道烩菜。鲜而不腥,醇香不腻,微咸可口。已经九分饱的食客,竟完全被这道菜折服了,执意追问菜名。李鸿章顺口答道:杂碎、杂碎。杂碎在安徽方言里即杂烩,“李鸿章杂烩”由此而声名大噪,据说欧美的中国餐馆无不经营此菜。 徽菜看似粗朴厚重的菜品下,蕴含着至柔至精细的道理。她“轻度腐败,严重好色”的特点,不仅仅是对山重水复的自然环境的被动应对,更是徽州风情文化的结晶。 文章出自2015年05月 撰文/韩韬 稿件整理:木漏ang 您可以关注我们的新浪微博@中华遗产杂志 了解更多内容,感谢您的收听,晚安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