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上巳节:从驱邪到怀春 | 投稿:遗世沉艾

【夜读】上巳节:从驱邪到怀春 | 投稿:遗世沉艾

2016-05-24    08'43''

主播: FM1604421

3367 257

介绍:
介绍: “上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初年,据《韩诗外传》所载:早在《诗经》时代,在溱水与洧水流域,三月水中泛着桃花的时候,众士女手执兰草,举行祓除仪式。在郑国的习俗里,三月上巳这天,人们在这两条河上招魂,以祓除不祥。所谓“祓除”,是古人一种袪灾求福的仪式,就是把那些被认为是陈旧污秽的东西从自己身边带走,使自己变得清新吉祥。祓除仪式其实是一种象征性的“大扫除”,人们一般会选择在季节变化的时间,举行一些象征性的清洗仪式,把自己身上的秽气驱逐干净。 再说说上巳节选日的问题。上巳原指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为什么选巳日而不选子丑寅卯日,也是众说纷纭。有说“上巳”通“除巳”、“上除”,即破除之意,化凶为吉的破除之法即是祓禊;有说“巳”与“子”原为一字之异体,又通“嗣”,上巳的本意即在求子,可惜的是,谁也拿不出确凿的文献依据,所有说法都只能是猜测。 有人说上巳节就是“三月三”,是不是这样的呢?上巳节的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这些都与中国古代的历法系统有关。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实际上是一种太阳历,而中国最早使用的夏历,则是以月亮历为基础的。上巳节的名字来源于“巳日”,这是干支记时的结果,因此,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在夏历中是个不固定的日子。自魏晋以后,大部分地区为了方便才把上巳的日期固定在三月三日,但也没有完全统一,在元代杂剧《墙头马上》就提到:“今日乃三月初八日,上巳节令”。由此可见,上巳节是一个迎接春天的日子,由于它的源头古远,反而更加增添了它传承的复杂性。 《周礼》中曾有一段被历代无数文人墨客征引过的记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 “三月三”是个特殊的日子,青年男女正应该主动制造机会或积极接纳爱情。至今许多少数民族还时兴过“三月三”,青年男女游春、对歌,打情骂俏,正是这个节日的题中本义。 自古以来,人们就用“春”字来表达男女之间的情欲萌动,诸如《诗经》所云“有女怀春,吉士诱之”;又有《淮南子》曰:“春女感阳气而思男,秋士感阴气而思女,是其物化”;《西厢记》里也讲到“我则怕漏泄春光与乃堂,夫人怕女孩儿春心荡” 当春发之时,青年男女来到河边,洗手濯足,曲水流觞,成为春嬉中的一大要事。 到南北朝时,曲水流觞已经成为“三月三”最重要的春戏之一。《荆楚岁时记》说:“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此外,踏百草、斗百草、荡秋千、蹴鞠之戏也日益兴盛起来。沐浴着风和日丽的大好春光,人们总是会想出各种理由来认真地享受大自然的惠予。人若不通此理,无异暴殄天物。 和上巳节日期相近的节日有两个,一个是清明,另一个是寒食。也许是因为它们的日期挨得实在太近了,在西晋的时候,诗人就常常把这三个节日不加区分地混在一起。 王维在《寒食城东即事》中描述道:“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诗题告诉我们,这是寒食节,可是,诗中却说,节日的种种活动,分明与清明和上巳无异。 我们知道,文化节日是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迁的,可清明节气恰恰不是文化节日,它是由太阳运行和数学分割而产生的时间符号,是一种逻辑的产物,因而是不可变的,可变的文化节日不幸遇上了不可变的节气符号,结果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了,可变的文化节日必然让位给不可变的时间符号。 大概在唐之后,汉族地区的上巳节(三月三)和寒食节基本上都被清明节给兼并了,上巳节渐渐成了一个有名无实但异常美丽的文化记忆,尽管许多文人仍然喜欢以“上巳”之名入诗,抒发春日的喜悦或惆怅,但也仅仅是一种风雅的追忆。南宋范成大《观禊帖有感三绝》曾叹道:“三日天气新,禊饮传自古。今人不好事,佳节弃如土。”上巳节随着时代的前进,逐渐淡出了主流话语。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杂志2008年第三期 撰文/施爱东 稿件整理:阿瞳 封面:sorakasol bgm: a_hisa - ほたる火 奥户巴寿 - 风のとおり道 岩代太郎 - 初恋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