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届学术沙龙《“遍”与“通”:汉代老学与庄学一瞥》

第62届学术沙龙《“遍”与“通”:汉代老学与庄学一瞥》

2018-11-09    145'17''

主播: 知止中外经典读书会

1584 25

介绍:
《“遍”与“通”:汉代老学与庄学一瞥》 讲者:李若晖 教 授 主持:王鹰 副研究员 李若晖 1972年生于湖南省长沙市,汉族。2004年6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2004年7月至2006年6月为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2006年8月至2008年4月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研究室科研人员。2008年5月至2017年9月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中国哲学教研室教师。2017年10月至今为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教师。2006年10月破格晋升研究员,2009年12月转为教授,2017年10月获聘为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老子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孔子学会华夏老子学研究联合会副会长、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研究与传播中心兼职研究员。出版专著《郭店竹书老子论考》(齐鲁书社2004年)、《语言文献论衡》(巴蜀书社2005年)、《春秋战国思想史探微》(艺文印书馆2012年)、《老子集注彙考》(第一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年)、《道论九章:新道家的“道德”与“行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久旷大仪:汉代儒学政制研究》(商务印书馆2018年5月),论文集《思想与文献》(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在《哲学研究》、《政治学研究》、《文史哲》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三十余篇。近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哲学史、中国德性政治史、中国古典语言与文献。 张希 溪云山房主人 独立音乐人 抚琴弄歌 行云四方 游走于当代与传统之间 组建梧声乐团 致力于传统文人诗词古曲的传承与发扬 韩三之 诗人,艺术家。1971 年生于陕北吴起。1995 年毕业于西安美院,2004年应邀到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作访问学者,曾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地举办过艺术展及活动。 2012年被西藏悬崖上的小洞惊醒,突然发觉自己的水墨点变成了悬崖上的黑洞,瞬间浑身发麻,便完成了从“水墨黒”到“空洞黒”的美学转身。2014年7、8、9月在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永宁山旁的七里湾地区创作了大型大地化界艺术《天洞》,宏观地触及到哲学、宗教、艺术与时代的重要神经,微观的包括艺术中的诗歌、音乐、建筑、雕塑、绘画、摄影、篆刻、剪纸、行为、观念、大地艺术、影像等,引发上百家媒体的转载与争鸣。2016年9月25日,应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之邀与德国汉学家、诗人顾彬及国际艺术史学会主席、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先生举办了以代表作《天洞》出发的当代文化艺术论坛。2017-2018年,韩三之完成了三部诗歌的影像创作,第三部《诗之洞·宇宙时代》被选为亚洲艺术双年展,逐步展开了在地球的各个地方以作品《天洞》和影像《诗之洞·宇宙时代》与外星宇宙生命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