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忆元宵】

【生活 | 忆元宵】

2023-02-15    05'06''

主播: 西华师范大学广播台

1285 4

介绍:
忆元宵 本期主播:张宇蕊 文字编辑:张秋月 文稿审核:熊琼苓 图片编辑:张宇蕊 背景音乐:夏野与暗恋——闫东炜 官方weibo:西华师范大学广播台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元宵节虽已过,但回忆起元宵,免不了对于元宵吃食的谈论。对于中国人来说,吃食永远是节日习俗的重要一环。两千多年间,各地也衍生出不同的饮食习惯。南方的汤圆,北方的元宵,甜口的豆沙、芝麻、山楂馅,或是咸味的肉糜、蟹粉,煮、煎、蒸、炸,香糯不变,却有滋味万千。 除了各地不同做法的元宵、汤圆,不少地区的“非主流”吃法也颇有意趣。台州人习惯吃一碗糟羹,陕西等地则要来一盏元宵茶。豫西一带人会吃枣糕,昆明人则喜欢吃豆面团。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有关元宵的小知识吧! 咸甜之争 糯米粉里加入些许冷水和匀,雪白的面团较面粉的更为轻巧。黑芝麻则是馅料的主角,拌上点猪油、白糖丰富口感,再搓成一个个的馅料团子。将稍大的糯米圆团轻轻压扁,裹入已经散发香气的汤圆馅子后,甜蜜软糯的汤圆团子就只等着下锅了。这种做法的汤圆在宁波已经流传了一千多年。汤圆被寄予团圆的美意,很快这种香甜的糯米团子在全国流传开来。 但在川渝一带,肉汤圆倒似乎比甜口的更流行。四川邻水县,肉汤圆是当地的特色小吃,居民甚至会把这作为日常早餐。四川渠县流行的心肺汤圆,则是肉汤圆的又一分支。将猪心肺、猪瘦肉剁馅,或将之与冬菜、豆腐干拌在一起,炒制后裹进上等的糯米粉。 而肉汤圆的汤底大多是撒葱花的骨头汤。但在川渝地区,麻辣红汤也是不少嗜辣食客的不二之选。 看来,人们的饮食习惯仍在变化。今日再有人在汤圆里放几勺辣椒,也不足为怪了。 元宵与汤圆 元宵与汤圆又有什么区别?外观来看啊,白又圆的糯米团子并无太大区别,只是北方的元宵之“细皮嫩肉”的汤圆,表皮稍微更“糙”一些。实际上啊,这也体现了二者制作方法上的不同。 汤圆要包,元宵靠摇,元宵的做法更为繁琐一些。搅好喜欢的馅料,一般多为五仁或豆沙。微微冷冻后搓圆,稍稍沾水后再扔进盛满糯米粉的笸箩内。要想均匀地滚元宵,可是个技术活。馅料持续撞击,越滚越大,再沾水几秒后重新放入糯米粉内。重复几次后,元宵达到结实的核桃大小即可。 元宵食俗的其他花样 南吃汤圆,北食元宵。软糯之外,还有不少地区的元宵节食俗好吃又好玩。看灯吃元宵,在淮北地区的人们直接将这合二为一:用黄豆面做成灯盏的样子。豫西一带,人们会在元宵节吃枣糕,香远味甜,带有吉祥如意的寓意。浙江台州的糟羹更加独树一帜,“汤圆可以不吃,但糟羹必须得吃”。热爱面食的陕西人,元宵节也离不开热汤面,但要在其中加入各种菜和水果。 过完元宵,才算过完年。各地风俗各异,个人口味万别。汤圆或是元宵,枣糕亦或糟羹,甜蜜还是咸香,甚至,不管是家人团圆共食或者孤月为伴,元宵食俗总是承载着我们对于新年的美好期待。期待来年的元宵佳节,大家能各自体验到家乡的元宵“风味”! 本期节目到这里就结束,我们下期再见! (文稿源于网络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