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爱着那段时光和你,也爱着那座城

因爱着那段时光和你,也爱着那座城

2020-08-03    05'57''

主播: 安若存

234 0

介绍:
因爱着那段时光和你,也爱着那座城   雨水就像切换时空的蒙太奇,只要一下起雨,就恍若回到了南方。 尤其是今年夏天,北京的雨下得格外频繁,似是听见了那些渴望雨水的呼唤,一滴一滴,落在他们心上。 身体里那条干涸的河又流动起来,那些独属于你和故乡之间的隐形密码被雨水一轮轮打开:被台风隔离成一座孤岛的心情,渗透在夜晚空气里的茉莉花香,连同雨天菜市的鱼腥味都变得可亲可爱...... 你被那些潮湿的记忆包裹着,像被过去的自己包裹着,沉浸在故乡的回声里。 如彭坦回忆创作《南方》这首歌的背景,“它写于来北京生活的第二年夏天,在乐队租住的宿舍里。在我自以为已经适应了北方城市的生活节奏时,一场连绵数日的雨让我恍惚置身于家乡,夜晚的雨声嘈杂,但下笔只觉得平静,无心措辞,抱着吉他编织几句白描。” 有时候,只有当你远离故乡,才会真正看清它,爱上它,懂得它给予了你怎样的能量,怎样塑造了现在的你。 当南国的孩子来到北方,才会懂得雨水之于自己有多么珍贵,而当北方的孩子来到南方,也可能会分外想念那种似乎没有尽头的高远蓝天,正因为置身于全然不同的环境中,我们的底色才会被照见出来。 当年独自在异国他乡的木心先生“诗书礼乐一忘如洗,犹记四季应时的早餐”(木心《少年朝食》),时光流逝,他心头依旧挂着的是那碗“莹白的暖暖香粳米粥”。即便在外摆出一副方寸不乱的姿态,“一天比一天柔肠百转地冷酷起来”,也无法自持地要败给一碗家乡的粥,叹一句“没有比粥更温柔的了”。 随着游荡在异乡的日子慢慢蒸发掉你身上的水汽时,你才会发现在某些时刻,多么急需故乡的安慰,像一条鱼渴望回到海里,通过食物、翻读从前的日记、淋一场夜雨......把自己送回那条河里,拼命地吮吸它的水分。 自然,每个人眼里的故乡都有它的腥臭和美丽,我们在离开它的时光里不断回望它,理解它,也慢慢理解自己。“我出生成长在中国七八十年代一个南方中小城市,这是命,一定要百分百去拥抱它,嚼透它。”(项飙《把自己作为方法》) 也许,正是那些原本不以为然的细节,才是故乡给予我们最坚固的特质和底色。当我们这些流散者在各地相遇的时候,其实,也是一座座城市,一段段故事在交织。 有时候,占据我们心尖的不一定是地理意义上的故乡,它有可能是精神上建构的一座故乡,也很可能是由很多珍贵的记忆组成,以此渗入你的血液的地方,当它一流动起来,你的心就会跟着酸疼,流泪。 重要的是,“无论在故乡或他乡,经历多少哀伤的幻梦,信念从未向失望退让。”(塞尔努达) 然后,“当你走到百川之源,又被无名的缠绕追逐而回到自身。”你依旧可以认出出发时的那片风景,以及雾中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