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百闻不如一见》

成语故事《百闻不如一见》

2016-07-11    04'34''

主播: 妍小佳

56 1

介绍:
亲爱的各位家长,小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我是莱德尔教育桂林路校区语文何妍佳,今天我分享的是成语故事板块。     小朋友们听过“百闻不如一见”这个成语故事吗?汉武帝后期,聚居在现今青海省境内的羌qiāng族,经常向内地侵扰,攻城略地。匈奴也想联合羌人共同侵扰汉朝。面对这种形势,武帝曾提出要斩断匈奴右臂,指的正是这种联合,但派去的士兵也为羌人所败。神爵jué元年(前61年)春,大汉中央两府(丞相、御史)又推荐义渠安国出使诸羌,了解其动向。义渠安国不懂策略,一到羌部,就召集先零部落的头领三十多人,以他们都有逆而不顺之罪,全部斩首。调兵镇压先零之民,杀了一千多人。于是羌族各部及归义羌侯杨玉等都很震恐,离开其地,劫掠其他小族部落,犯汉边塞,攻城邑,杀长吏li义渠安国以骑都尉身份带领三千骑兵守备羌人,被羌人所击,损失惨重。他领兵退到令居,向皇帝报告。      面对羌患,宣帝意欲起用赵充国这位功勋卓著的老将带兵平叛,但这时赵充国已七十多岁,宣帝就派遣御史大夫丙吉去问谁可以为将,赵充国很自信地回答:“无逾于老臣者矣。”(我去最合适了)宣帝又派人去问:“将军度羌虏何如,当用几人?”(请将军估计一下西羌的情况,他们的实力如何,该派去多少人马?)赵充国答:“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隃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百闻不如一见。对方军事上的情况如何,在后方很难准确地估计,还是让我上前方金城了解了解再来制定策略吧!)。他要求宣帝交给他任务,不必担忧。宣帝笑着答应了。      四月,汉宣帝正式遣后将军赵充国率骑兵万余人前往镇压。了解具体情况后,最终镇压成功。      赵充国说的"百闻不如一见"后来就成了谚语和成语。它的意思是听到一百次,也不如亲自去看一次,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凡事要调查研究才能下结论。    好啦,莱德尔教育桂林路校区语文何妍佳老师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我们下期同一时间再见。 文字部分:” 注音:bǎi wén bù rú yī jiàn 释义: 闻:听见。 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出自:《荀子·儒效》:“闻之不若见之。”《汉书·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遥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 近义词:百闻不如目见 反义词:道听途说 例句:早就听说黄山风景好,这次去,果然景色如画,真是百闻不如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