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采访盒子|满世界觅食的叶酱

32-采访盒子|满世界觅食的叶酱

2018-02-11    103'48''

主播: 盒子Radio

125 4

介绍:
仔细回想起来,我和叶酱的几次见面都围绕着“吃”这个主题进行。第一次见面时我们都刚大学毕业,她来厦门旅行,当时我还不太懂吃,带她去了吃了我家附近的闽南茶点。第二次见面是在我去广州旅行,她刚好从东南亚回来,在广州中转,带我吃了港式早茶。匆匆一别,就是五年之久。 这五年,我们各自的生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有个共同点是,我们都在“吃”的路上越走越远,只不过我是在小厦门寻觅美食,而她觅食的足迹已经遍布了世界。我一直有在follow她的近况,我们偶尔也会聊天,很巧的是,我大部分找她聊天的时间点,她都恰好在高铁上,这也足以证明这些年她出门出得有多勤了。 说起叶酱的人生阅历,简直是一部精彩的纪录片。她从广州辞职后,开始了一段间隔年旅行,而后去了京都游学,在豆瓣开了个专栏《樱花国小日子》,写她在京都游学时的所见所闻。游学期间她去京都米其林三星餐厅菊乃井打过工,从此打开了品鉴米其林餐厅的大门,迄今为止已经摘了130多颗米其林星星。 但她绝不是那种只能吃高大上的fine-dining餐厅的高贵女孩,她上得了三星米其林餐厅,也下得了路边无名的苍蝇馆子,我想对她而言,食物没有高贵低贱之分,只有好吃与否的区别,平价但好吃的食物,在她看来也是珍馐美撰。 跟随着美食的指引,她去了越来越多的地方,在一次埃及旅行中,她与大学时代就认识的P先生重逢,一起在旅途中看了10天的夕阳,电光石火般地相恋,而后为他放弃了日本的学业,P先生也结束了驻外摄影师的工作,一起回国。如今她的角色从留学生转换为人妻,也从工读生转换为自由撰稿人,不变的是,仍然在满世界觅食的路上。 叶酱是我的朋友中最笔耕不辍的人了,不论是在忙碌的旅途中,还是暂时赋闲在家,她都没有停止过写作。她的公众号叶酱的孤独星球,推送频率非常高,记录了她在不同的地方旅行和觅食的经历。 2017年10月,她把自己这些年写的一部分美食记录变成了一本小书,名字叫《命运迟早会让我们相遇的》,它也成了她与P先生婚礼上最特别的伴手礼。 听起来这个书名像是要说爱情,但它记录的大多是叶酱与各地美食相遇的故事,她在印度斋普尔喝过最美味的酸奶,在马六甲吃过最流连忘返的榴梿晶露,在喀纳斯大山里吃过最好吃的羊肉面,在济州岛吃过最鲜美的野生鲍鱼,这些食物并非真正意义的“最”,但是在叶酱品尝当下的心境中是“最”佳。 她在书里也有写到与因吃结缘的朋友们的交集,甚至现在和朋友们在异地相会都是以吃为主题,这次来厦门歇脚,就是她和一个大神级别的吃货朋友在汕头组局约吃的中转站。我头一次听到有人在旅行中把一日三餐具体吃什么外加点什么菜都事先规划好的,吃货的精神真的令人惊叹啊。 叶酱的书里也穿插了几篇叙事性的游记,点题(书名)之作是“根特,听说薯条和啤酒更配噢”,那几乎是这本书里唯一写到爱情的部分了,里面有一段P先生带她去比利时吃薯条兄弟的描写,我在这期采访里念过,这段文字实在太美,在这里还是想再摘抄出来。 “就这样在我和潘先生开罗相遇两周年之后,我们终于互访了彼此留过学的城市——京都和根特。大概是命运把我一路带到这里,从尼罗河畔的那一座古老城市开始。当一个人在十天之内带你在开罗观看了山顶上恢宏的夕阳,尼罗河水中倒映的夕阳、老城区壮丽的夕阳、死人城屋顶凄美的夕阳、面朝地中海烂漫的夕阳,是不是必须要爱上他了呢?是的,奇迹般的相遇,让我甘愿丢掉当时有迹可循的生活,去投入一场新的冒险。” “八个月后,我打包好所有行李,扔掉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离开京都,用一张经由曼谷、孟买、迪拜、卡塔尔直至开罗的漫长机票让后会终于成为有期。” 叶酱和大多数女孩子都不一样,她说自己内心恐怕住了一个直男,她不喜欢化妆,平日都是素面朝天地出门(握爪);不喜欢拍婚纱照,仅仅是去欧洲旅行的时候顺便带了件婚纱,让职业是专业摄影师的P先生摆拍了几张;不喜欢婚礼的各种习俗,办完婚礼的隔天就和P先生一起去理了个大光头。 她收到的求婚信物不是钻戒、不是项链、不是鲜花,而是P先生从埃及带回来的一个银碗,她说“能一起好好吃饭才是我的终极理想”。而P先生和她在一起后,在两年时间里,从一个分辨不出汉堡王和麦当劳有什么差别的吃界小白进阶成摘了50多颗米其林的资深吃货家属。 让我觉得最棒的,是他们这对夫妻达成一致的消费观,他们不追求奢侈品带来的物质享受,也不追求豪华酒店带来的旅行享受,但在“吃”这件事情上,他们舍得一掷千金。 关于爱情的部分,大家想知道更多的话,可以去叶酱的公众号翻阅她写的那篇“why him|为什么嫁给他”,以及P先生的回应之作“why her|我有幸娶了一只猫”。 叶酱在豆瓣有个放她自己照片的相册,看完后你会惊讶,在京都穿着和服支着木屐的那位温婉姑娘,在苏州穿着旗袍走在巷弄的优雅女子,在欧洲穿着露背婚纱牵着P先生唯一出镜的手的美丽新娘,在印度穿着当地服饰和印度大叔学习晃脑袋的可爱女孩……和那个平日里穿着优衣库和无印良品基本款,背着侧背布包,脚踩人字拖的朴素妹子竟然可以是同一个人。然而不论造型如何改变,她都用有同样明媚的笑容,如同她自己所说的:继续在笑崩的路上。 或许在公众号和书上,大家看到的是头顶着“吃过很多家赫赫有名的米其林餐厅,走过三大洲,游历过多达30个国家”光环的叶酱。 但是在她小部分展露内心世界的文字里,我看到的是那个背包客时期,吃得了各种苦头的她。 “在肯尼亚内罗毕,误入治安最混乱地区的小旅社;在埃塞尔比亚首都,每天不是停电就是停水;被菲律宾民都洛岛上的村民好心收留过,也遭遇过新加坡沙发主的咸猪手,斯里兰卡康提的胶囊旅社,还在在一个铁桶里住了三天” 看到的是当了自由撰稿人后,旅行途中仍然要辛苦工作的她。 “在日本九州旅行,因为同时在赶一个开罗的攻略,所以随身包里带着一堆埃及的资料,白天参观熊本城吃马肉,晚上到旅社写中东,整趟旅程都搞得有点精神分裂。还有无数的机场转机和过夜,坐了一天飞机困得要死,还得找一家咖啡馆强打起精神写快到deadline的稿子。” 包括这次来厦门在我家住的三天,晚上我带她品尝不同菜系的餐厅,白天的时间她还要边翻译刚接的一个米其林大厨的传记,为了更好地去韩国吃东西,她还抽空学着韩语,在我们录音的那晚,我在她的公众号后台已经看到了写好的那几天打卡的厦门咖啡店的推送。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这个录音一个月后还在做缓慢的做节目后期的拖延症患者羞愧不已,以后我会抓紧点更新的。 她说:“人被潮水推着走是容易的,不容易的是自己推着自己走。” 正因为这股持续的推着自己前行的力量,不是日语专业出身的她,现在日语水平已经达到了可以翻译的程度;仅仅因为自己喜欢吃而开始写美食记录的她,现在成了专吃米其林旅行团的随行美食顾问,也在帮人预定日本米其林餐厅;一直奔波在各种旅行和埋头在各种稿子中的她,还可以保持一年至少五十本以上的书籍阅读量(认真地数了数她2017年豆瓣上马克过的有69本);成为自由撰稿人,时间掌控在自己手里的她,能够“分身有术”地写着各种专栏、约稿、公众号,高效地安排自己未来的出行和写稿计划。 写了这么多后,大家想必也能感受到,能和叶酱聊的,远远不仅是“吃”,在这期接近两个小时的节目里,我们聊了她的书、美食、旅行还有人生,光是采访提纲,我就写了2000多字哦(话痨主播说的就是我)。希望你们听完,会有满满的收获。 本期曲目: 1、森田童子-麗子像 2、李志-热河 3、陈鸿宇-途中 小冉 2018.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