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听风吟】读《我们仨》有感

【且听风吟】读《我们仨》有感

2016-05-04    09'52''

主播: 白菜有话说

510 13

介绍:
我在重庆,最近在读《我们仨》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三人从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杨绛 听众朋友们,你们好!欢迎收听【酸菜有话说】电台【且听风吟】栏目,我是播音白文睿 白菜。 拜读完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我终于明白何为“家,是避风的港湾”。“钱锺书、杨绛和钱瑗,爸爸、妈妈和女儿,‘我们仨’记录了这个特殊家庭六十三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 《我们仨》中有一段儿这样写道: 锺书这段时间只一个人过日子,每天到产院探望,常苦着脸说:“我做坏事儿了。”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我说:“不要紧,我会洗。” “墨水呀!” “墨水也能洗。” 他就放心回去。然后他又做坏事了,把台灯砸了。我问明是怎样的灯,我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下一次他又满面愁虑,说是把门轴弄坏了,门轴两边的门球脱落了一个,门不能关了。我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了。 我说“不要紧”,他就真的放心了。因为他很相信我说得“不要紧”。我们在伦敦“探险”时,他颧骨上生了一个疔(ding)。我也很着急。有人介绍了一位英国护士,她教我做热敷。我安慰锺书说:“不要紧,我会给你治。”我认认真真几个小时为他做一次热敷,没几天,我把粘在纱布上的末一丝脓连根拔去,脸上没留下一点疤痕。他感激之余,对我说的“不要紧”深信不疑。我住“产院”时他做的种种“坏事”,我回寓后,真的全都修好。 这一段儿甚是温馨,总觉得杨绛先生幸福之余还有一丝儿洋洋得意,得意着自己把“笨手笨脚”的锺书照顾得很好。以前我想过,成家后的家务事一定要两个人一起做。想得都有些斤斤计较了,好像一定要分出来哪天谁做饭,哪天谁洗碗,一个人扫地,另一个人一定要拖地。似乎这样才公平。读着《我们仨》,突然觉得我的想法有些太偏激。何必斤斤计较今天我为家付出了多少,明天又为家付出了多少。若为了谁做饭,谁洗碗这种事情争吵,破坏了一份宁静和谐,其实挺不值当。对于在一起的人来说,能照顾、守护对方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吧。 常见到妈妈或者是亲戚边打扫卫生,边念叨伴侣、孩子,最后往往是家务也做了,还落的每个人都不开心。杨绛先生也爱干净,但锺书和钱瑗却常常把家弄得乱糟糟。书中有一细节,说杨绛先生喜欢把毛巾角对角,叠得整整齐齐地挂,“二钱”却喜爱随便一搭。“二钱”随便搭后,杨绛先生必然会默默地去整理好了重新挂过。杨绛不严格要求,“二钱”也不公然反抗。一家三口,从来不为这些事儿有口角。 我喜欢杨绛和钱锺书看书的场景,他们也有烦恼,有不想学但是必须学的课,锺书也挂过科,但也对喜爱的书痴迷,每天都有计划地看,自学比老师教得到的知识更多。他们对喜欢的东西都很勤奋。 看他们一家,就像看才华横溢的普通人,他们不能抗拒什么,侵略、饥饿、文革,病痛、死亡,在这些灰暗面前,他们很渺小,但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可以心平气和携手度过,抗拒不了的尘世邪恶还可以躲,也可以顺应,只是这样的顺应不违背良心。他们不一昧反抗,也不圆滑。这样执彼之手的平淡,并不乏味,还总是让人羡慕、期待。正如杨绛先生所写: 我们夫妇常把日常的感受,当做美酒般浅斟低酌,细细品尝。这种滋味值得品尝。因为忧患孕育智慧。锺书曾说;“一个人二十不狂没志气,三十犹狂是无识妄人。” 这本书,我好好地把它收藏着,想着等以后和伴侣吵架了就拿出来翻一翻,被俗务缠身的时候就拿出来翻一翻,迷失在欲途中也拿出来翻一翻。它算是我的佛经,或可许我一方安宁。 你最近在读什么书呢?留下评论,我们一起分享吧。 本期【且听风吟】就要和您说再见了。感谢您对我们【酸菜有话说】电台的支持。最后,感谢本期编辑尧漫悠,技术张浩东,插画李丹丹。同时也欢迎您加入【酸菜有话说听众交流qq群】499895239,订阅【酸菜有话说】电台,随时下载收听我们的广播,关注【酸菜有话说】新浪微博,时事了解怎么的精彩推送。我是播音白菜,我们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