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诵读《腹有诗书气自华》文/鸿雁。诵读/清河之子

华语诵读《腹有诗书气自华》文/鸿雁。诵读/清河之子

2018-03-31    08'47''

主播: 清河之子

78 1

介绍:
腹有诗书气自华 鸿雁 很多年前我用蹩脚的书法,写了一句话挂在墙上:“腹有诗书气自华”。倒不是因为有多喜欢书法,只是喜欢这句话。诗书,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修养。富有诗书气的人,不是说装就可以装出来的,那得需要用诗书,需要用文化去锻炼的。这种诗书气是可养而不可求的。 诗书气,不是因人的衣着高贵和面色红润来体现的。诗书气,有时就是一种倔强和骨气,更是一种忧国忧民的大爱与善良。每次读杜甫的诗时,就深深的感受到他身上这份大爱与善良。老杜终其一生是惨淡的,特别是他的晚年,总是食不果腹。更可以想象,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人,也一定不会穿什么像样的衣服的。就是这样一个衣衫褴褛朝不保夕的杜甫,却是中华历史上最富诗书气的人。他的一生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即便茅屋被秋风所破,即便屋内雨脚如麻,他想到的还是天下所有的穷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何等的情怀,何等的气质!“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是生命走到尽处仍忧国忧民的情怀。“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是他关心穷苦人的善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他远大的抱负。像这样善良,爱国,奋进的杜甫,他的人格魅力是千古不灭的,他的诗书气是永恒的!正是诗书,才修的如此气质的杜甫。 诗书气,也是一种深情的体现。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有多少富有诗书气的文人为情而伤,为情而累。他们从不因为更美好的事物,而改变他们认定的情感。这种执着,这种信念不也是让人敬佩的一种气质吗?陆游喜欢唐婉,这种喜欢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就算是到了八十岁的时候,仍然思念着唐婉。这样的执念,难道不是因为诗书气才有的吗?就算是柳永,仍然是一个深情的人。虽然他的生活方式不可取,但那或许是因为不得志而放纵自己缘故吧!我们且不去评论他的对错,单从他死后由许多歌妓凑钱安葬他的事,就不难想象他对这些人是付出真感情的。是诗书气让他与其他生活在那样地方的人,有着根本的不同。就算堕落,也要一身诗意,一怀真情! 诗书气,更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富有诗书气的人走在街上,总会显出一种文化的气韵。记得前些年我们村里来了一群外地打工者,在他们当中,有一人显的文质彬彬的。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后来他成了我的“邻居”(租住了邻居家的房子)。每次和他遇见时,他都会微笑的点头打招呼,说话也总是那么温文尔雅。时间长了,有时我会和他聊上一会。无意间说起了个人爱好,原来他也喜欢诗词。所以我们的话题就多了起来,彼此也更熟悉了。我理解出门在外的人,心里总是有空落落的,所以,我把一本《宋词三百首》送给了他,没事的时候可以消磨时间,填补一下精神空白。他非常高兴,说了许多客气话。其实真的不必,一本书算不了什么的。后来因为工作艰难,他要去别的地方打工。临走前他把书又还给了我,书还像当初给他时一样,并没有一点点折旧,似乎比以前更平整了。我除了惋惜也是无奈,毕竟他要生活要去拼搏的。后来我无意间翻看那本书的时候,发现在扉页上,工工整整的写着一句话:“谢谢!我永远记得您!有缘我们再会。”落笔——叶枫。哦!原来他叫叶枫,好有诗意的名字!他的人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样,富含诗书气。 诗书气是与粗俗相对的,谁不想做一个有文化气质的人呢?人生自有诗意!让我们多一点诗书气,少一点粗俗。腹有诗书,气质当然是好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