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射义第四十六(2)

《礼记》射义第四十六(2)

2017-04-07    03'12''

主播: 叶公好儒

39 3

介绍:
射之为言者绎也,或曰舍也。绎者,各绎己之志也。故心平体正,持弓矢审 固,持弓矢审固,则射中矣。故曰:「为人父者,以为父鹄;为人子者,以为子 鹄;为人君者,以为君鹄;为人臣者,以为臣鹄。」故射者各射己之鹄。故天子 之大射谓之射侯。射侯者,射为诸侯也。射中则得为诸侯,射不中则不得为诸侯。 天子将祭,必先习射于泽。泽者,所以择士也。已射于泽,而后射于射宫。 射中者得与于祭,不中者不得与于祭。不得与于祭者有让,削以地,得与于祭者 有庆,益以地。进爵绌地是也。 故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天地四方。天地四方者,男子之所有事也。故 必先有志于其所有事,然后敢用谷也。饭食之谓也。 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然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 求诸己而已矣。孔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 君子。」 孔子曰:「射者何以射,何以听。循声而发,发而不失正鹄者,其唯贤者乎! 若夫不肖之人,则彼将安能以中。」《诗》云:「发彼有的,以祈尔爵。」祈, 求也,求中以辞爵也。酒者,所以养老也,所以养病也。求中以辞爵者,辞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