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鸣而死,不默而生by主播尚安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by主播尚安

2016-05-24    15'09''

主播: 读书有疑

5764 111

介绍:
一部《熔炉》,让人看得心酸。它以真实故事为脚本,叙述了发生在一所聋哑障碍人学校里的性侵犯和性暴力惨象。“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群处于社会底层又饱受挫折的受害者,作为弱势群体既无力反抗,又无人关注,直到出现了一位有良知和正义感的老师,才给他们带来了生的希望。当社会日益法治化,人们对暴力的反抗就转移到法治轨道,法律越来越成为弱势群体的“救命稻草”,但在这场人权抗争中,电影把转型时期的权贵资本问题,法律面临的人性与制度的困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沉默与伸张正义 你以为别人是分不清你说的话是对是错,才在那里闭口不提的吗?想先照顾好自己,好好养活家人,光说对的话是没有用的? 起初,我以为《熔炉》跟《放牛班的春天》主题差不多,讲的都是这个老师如何关爱这群特殊的孩子,最后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事实上,它们最后的关怀确实一样。只是警察的出现让我对《熔炉》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它意味着电影必然在权力与法律的主线上有所铺叙,而电影的主题也在这一思路下得到延伸。 在金教授的推荐下,姜仁浩老师来到雾津,应聘慈爱聋哑人学校,担任哑语美术老师。在他第一天报道之时,他就受到教导主任以“教育发展基金”的名义索贿。刚出校门的姜老师自然不懂得这种“人事”,傻乎乎地以为教导主任是让自己击掌表示欢迎。 值得说的是,电影里教导主任与校长为双胞胎,其实是一人分饰两个角色。在姜老师门前,校长表现出善良、慈爱,陟罚臧否,教导主任却表现出凶狠、残暴,藏污纳垢。电影之所以这样处理,就是讽刺现实中那些“台面上说话漂漂亮亮,背地里行为阴阴暗暗的人”。 埃德蒙·柏克说过:“邪恶盛行的唯一条件,是善良者的沉默”。电影里,权人不断地奚落穷人的“窘境”:“真可笑,就算再贫穷,再怎么没有学问,可自己孙子们遭遇到了那种事情,竟然因为几个钱,就同意私了了呢?这也倒是,我也不是没法理解,有那么一个儿子,却整天躺在病床上,儿媳妇跟人跑了,再加上孙子们又聋又哑,连我都觉得,上帝是不是有些太过分了?”说的如此不堪入耳,更无视穷人的尊严。 为了生计,我们选择成为“沉默的大多数人”,正如电影里那些受害小孩的亲属,也正如之前的姜老师和她的母亲。事实上,生活落魄的姜老师心里曾有过那么一丝后悔,家庭的责任让他有所顾忌,而他的母亲明明知道“这帮索贿的肯定不是什么好人”,但为了生活也不得不“迎合”其所好。 突然想起那句《叶问》里的那句“为了生活我可以忍,但侮辱中国武术,我不能忍”,也一如《老男孩》里青春和梦想带给我们的感动。这群小孩经受的痛苦,得到关爱后的灿烂笑容,对幸福的渴望以及对不公正的诉求,这一切让姜老师打消了心里顾虑,也拒绝了金教授和律师等人的“息事宁人”。正如他母亲起初责问他“比起你的女儿松儿,那个孩子更重要吗?”他发自心里地回应了一句极为漂亮,又感人的话“孩子遇到这种事的时候,当时我也在场。但是却无能为力。现在要是放弃的话,我也没有自信能做好松儿的爸爸”。 为了生活,大部分人选择了沉默,但为了人的尊严,有些人还在坚持,这就是社会的希望,一如有人说的“当妻子被城管拖到胡同强奸,作为她的老公,你不管不问,躲在那里畏畏缩缩,不反抗这个制度,你还是人吗?”姜老师不能也不愿在慈爱学堂待了,回到了首尔,面对这群有权有势家伙的报复,他为了生活每天忙碌的穿梭在大街小巷,拖着疲惫的身躯站上拥挤的地铁。不久的几个月后,我们也开始要为生活奔波,如此普通,如此平凡,但我们过的很踏实。 其实,这场维权运动也是一个互动,小孩子们的天真无邪让我们这些成年人看到“身上的缺失”,徐友真说得对“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自我反抗的孩子们 在这群孩子的遭遇以及面对不公时的反抗与睿智,看得让人心酸,让人感动。小孩们被慈爱学堂收养,社会本以为这是对弱者的能得到最好的照顾,但我们却把他/她们送进火坑,是家庭和社会抛弃了他们。慈爱学堂就像一座地狱,阴森可怖,孩子们的脸色苍白的像吸血鬼一样,嘴角和眼角都是伤痕,不时还响起凄厉的尖叫。 面对无法忍受的痛苦,他们表现得害怕、恐惧,对生活也没有希望,他们一面自我反抗,一面拒绝与外界接触,沉浸自我的世界之中。他们有着对爱的渴望,对幸福的追求,当姜老师和徐友真的出现,他们享受了被关心的温暖,希望姜老师做爸爸,徐友真做妈妈,有对家的渴望。 小孩们的世界并不复杂,他们的正义观更原始——“欺负我的人一定要让他付出代价”,更强烈,他们永远不懂大人的世界,电影里的大人们欠小孩一个公正。 最后民秀只能选择另一种激进的方式去要回公正——“拉着朴宝贤同归于尽”,这是他唯一能做的复仇方式,以至于电影似乎也在反思“监护人制度是否也存在对未成年人的损害”以及“当法律无法惩治恶人之时,社会又会走向另一种暴力化”。虽然这场审判没能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但姜老师、徐友真以及社会人士的关注,让他们拯救他们出了火坑,重燃希望,正如电影所说这件事发生之前和发生之后,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孩子们如是说:“我们明白了,我们和其他人一样,有人来珍惜”。 “铁三角”怪圈 电影里折射了任何社会都存在的“铁三角”怪圈,即“权力”、“资本”和“知识精英”的大联合。由此,在刑事和解背景下,大家会觉得“法官判决不公”。事实上,我觉得这个法官基本是按照法律在处理案件,虽然他知道这里面确实存在犯罪的地方,再加上“前官礼遇”的传统,但证据显示出来的东西,他只能按照证据判决,关键问题是那份记录犯罪的视听资料,检察官是否有提交给法官。我认为没有,宣判的时候,电影都给了法官和检察官一个特写镜头,法官是带着点无奈的表情离开法庭,而检察官则不敢正视姜老师,带着一种心中有愧的神情离开。在事后的“庆功宴”上,我们知道了情况:那位检察官事业停滞不前,没前途,基本上已身陷绝境,那名律师所在的律所想邀请他加入,他笑得连嘴都合不拢。 这种“铁三角”的怪圈自古就有,权力的地位将资本和知识笼络其下,而在社会转型时期,这一障碍尤为突出。唯有这不沉默的抗争,这点滴的呐喊才能汇聚成力量,回归规范上的平等。 为恶犯罪在任何社会都有,关键是如何减少犯罪,以及如何让犯罪得到应有的惩治。我们选择用法律规则去对这些人进行审判,也承认法律对人权的保护,但同样法律必须给人类一个公正的结果,这才是司法的权威。 任何国家在社会转型时期,都会面临许多社会问题,我们关心的不是以普遍存在的问题来证明“合理性”,关心的而是其他国家怎么处理。国家的强大来源于国民的幸福,来源于人们获取自由、财富和正义的期待,更来源于上下一心,抓住契机,实现社会的理想转型。 政治与影视剧:宽容与反思之间 一部电影,一部鞭挞社会丑恶的电影究竟是如何存在的?它有何作用?前者提醒国家必须对影视剧保持一个宽容的态度,即给予影视剧表现现实的自由与完整性,后者点明我们影视剧对社会的作用。正如韩国《熔炉》、《辩护人》这两部电影,告诉我们:“艺术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该有真正含义是“投射社会,推动制度进步”。 或许问题不能立马解决,但它提醒人们回望历史,比照当下,然后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传播观念。就像米兰达规则一样,当美国司法系统不断有人致力于推翻这一法则,但它依然顽强地生存着。因为就在这几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一纸判决当中,正式止息了这样一场争论。在这份法律文书里,写道:“米兰达警告已经通过美国的电影、电视剧,已经传播了全世界,几乎全世界每一个看过美国电影的人,都知道美国犯人是享受这项权利的,这已经是美国的司法文化在全世界的一个标志性的形象,所以,关于这件事情就不要再争论了,米兰达警告不可撤销!” 我们总说中国人善于遗忘,以至于每次发生大事件,过了段时间,等舆论不关注了,我们就开始遗忘。事实上,人都会遗忘,记忆是在不断地遗忘中排列组合,但有些记忆却深藏于大脑,而且有那些触及心灵的作品,不断地让我我们重温,刺激去我们记住。 通过英美影视剧,全世界人民知道了沉默权和辩护权;通过《辩护人》和《熔炉》,我们知道韩国政治体制转型中民众与政府的互动,但通过中国的电影,我们知道了什么呢?抹杀个人的家国主义,还是不断自证“合法性”的“暴力与权威”?“他们有改变国家的电影,我们有改变电影的国家。” 最后,让我们回到电影里的几个意象:“熔炉”、“雾津”、“打碎的玻璃”。或许,世界就像“玄天大雾”,迷茫重重,人就像生活于“熔人之炉”,焦灼不堪。“宁鸣而死,不鸣而生”,为了人的尊严,不沉默的人注定要与这个丑恶不断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