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李商隐

《夜雨寄北》李商隐

2016-08-15    09'06''

主播: 柳醉春烟

512 14

介绍:
夜雨寄北(1) 李商隐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唐代开成二年(837)进士。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受“牛李党争”影响,李商隐在仕途上屡受排挤,靠在地方上当幕僚为生。仕途的失意与寄人篱笆下的生活让诗人的内心充满压抑与痛苦,他把内心情感寄托在文学创作中,形成了曼妙、幽雅、意境朦胧的诗风。诗歌各体兼工。有《李义山诗集》和《樊南文集》传世。 君问归期(2)未有期, 巴山(3)夜雨涨秋池。 何当(4)共剪西窗烛(5), 却话(6)巴山夜雨时。 [重点释析] (1)本诗选自《李义山诗集》。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诗人当时在巴蜀,友人(或妻子)在长安,所以说“寄北”。 (2)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3)巴山:泛指巴蜀之地。 (4)何当:何时。 (5)共剪西窗烛:一起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烛光明亮。这里形容两人深夜秉烛长谈。 (6)却话:指追溯。却,回溯。 [译文] 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也没有确定归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了池子。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在西窗下秉烛长谈,再叙说我在巴山的夜晚看雨时对你的思念。 [赏析] 李商隐的诗以七律成就最高,其他五言、绝句、七古、五古等也多有名篇、多出警句。他的诗重意境,幽微含蓄,深情绵邈,隐晦曲折,寄托极深, 秾艳绮丽,金玉其外,精粹其中;善于利用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通过想象、联想和象征,构成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他的“比兴”取法〈〈诗经〉〉,“美人香草”效仿〈〈离骚〉〉,深厚沉浑得杜甫诗的精髓,绮丽的想象、用语则直接得益于李贺。如果说李贺的诗偏于想象,李商隐的诗重于象征。 这首小诗写得明白如话,不用典故,不用比兴,直书其事,直写其景,直叙其话;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蕴无限深情于质朴无华的词语之中,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余地。形象、细腻、含蓄、深刻,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上一期: 《泊秦淮》杜牧
下一期: 《赤壁》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