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

《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

2016-08-23    09'23''

主播: 柳醉春烟

190 5

介绍:
渔家傲(1)·秋思 范仲淹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唐宰相范履冰之后。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屡次被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塞下(2)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3)无留意。四面边声(4)连(5)角(6)起。千嶂(7)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8)归无计。羌管(9)悠悠霜满地(10)。人不寐(11),将军白发征夫泪。 [重点释析] (1)渔家傲:词牌名。 (2)塞下: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 (3)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 (4)边声:边塞所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5)连:随着。 (6)角:军中的号角。 (7)千嶂:崇山峻岭。 (8)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的杭爱山。勒:刻石记功。 (9)羌管:即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 (10)霜满地:比喻夜深寒重。 (11)寐:入眠。 [译文] 边塞上秋天的风景与内地迥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遍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着紧闭的孤城。 饮一杯陈酒思念着远隔万里的家乡,可是燕然山上还没有刻上平胡的功绩,何时可以回归家乡无法预计。羌族的笛声悠扬,寒霜洒满大地。远征之人不能入睡,将军和士兵们的头发花白,战士纷纷洒下眼泪。 [赏析]    这首词写词人守边生活的亲切体验和悲壮情怀。上阕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写足了边塞的秋天景象,下阕抒发兵将共同襟怀,边功未就,故里难归。 词中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秋来早往南飞的大雁,风吼马啸夹杂着号角的边声,崇山峻岭里升起的长烟,西沉落日中闭门的孤城等,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范仲淹在这首词中反映的是自己身临其见的景物,表达的是他自己和他所理解的征夫们的感情,所以全词读来真切感人。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