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大智微明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大智微明

2022-07-25    05'08''

主播: 高尚品德工作室

26 0

介绍: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大智微明  原文: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译文: 将要收拢它,必先扩张它;将要削弱它,必先强大它;将要废弃它,必先兴起它;将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这就叫微妙的明智。柔弱胜过刚强。鱼不能离开深渊,国家利器不能随便显示。 问道心得: 一、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度”,有时人类的张扬、强大、兴盛、繁荣有可能正是趋向于衰败的开始。这就是天地之间有一把“将欲弱之,必固强之”的平衡之弓。 二、贪心有什么好?想把什么都弄到手,结果就什么都失掉了。“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这个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三、生命有两扇奥秘之门——一扇通向有形有限,另一扇通向无形无限。当我们打开了通向有形有限的门,就关上了另一扇通向无形无限的大门。 四、宁可居于柔弱,柔弱的东西里蕴含着内敛和生命力。柔弱、吃亏并不是笨,不要因被占了便宜就难过。柔弱是一种能力、是有智慧的表现,是能够以柔弱胜刚强的真实力。 五、物极必反是大自然的规律,尽自己所能做好自己的事,多做有益于国家、社会的事,至于是否成事就交给老天吧。不必太刻意于得失,尽心就可以了。 六、不要指望别人和您站在同样的高度,不要指望别人和您的见识一样,更不要总以为自己是对的。计较过头,就会物极必反。 七、人生的意义在于找到自己,而非浏览与关注他人。人生过程中的真相是:明天有什么事发生,从自己今天所做的事情中就能知道,用不着神通,用不着算命。世间任何实相、百态的发生,都有其因果的推动。戒贪才能不殆。 八、人为什么诸事不顺?因为习气太重,在体内形成浊气,遮蔽了天性灵气。去习性、修德行,才能圆满自己的天性。人生不必用计谋取胜,人算永远不如天算,心中有爱,生命才能流畅长久。 九、人生路上难免会遇到困难,要学会转个弯——转弯也是前进的一种方式,心念一转,逆境也能出现机遇。急剧变迁的动荡局面,既是危险、风险,也是黎明即将到来与重建新秩序的开始。 十、成功就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就是把实现目标所需要的人、事、物吸引到我们的生活中!知道渺小,才能知道伟大,才能知道不以伟大居功的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