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能和你 独立又亲密

愿能和你 独立又亲密

2016-04-15    08'53''

主播: 广油之声广播站

180 14

介绍:
《 愿能和你 独立又亲密》 勺布斯 我曾经有过很多朋友,可能你也一样。我曾经和我的很多朋友如胶似漆,可能你也一样。我曾经和我的朋友推杯换盏,说过一生也不分离,可能你也一样。后来说不出为什么,我和我的朋友慢慢疏远。可能,你也一样。 看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帖子,说的是摇滚青年们的友谊。在前一天,他们可能并不认识对方,可弹了几个曲子,就觉得对方是彼此的知音。然后他们会一起喝酒,说着豪言壮语,点评这个世界上一切看不顺眼,歌颂这个世界上所有牛逼的东西。他们会维系不足24小时的友谊。之后就会忘掉对方,换下一个场景,说相同的话,睡不同的姑娘。 后来,人们将这样的感受,形容为“相忘于江湖”。 相忘于江湖,多好的解释。我不是故意忘了你,只是比起大家面对面没话可聊的尴尬,还是彼此忘记吧。人生最美是初见,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能力将自己的完美形象在一个陌生人面前维系24个小时。 过了这个时间就不行了,会感到疲惫,想给情绪找一个好的出发口。或者打点自己心里的小算盘,总之一切和当初的豪言壮语毫不相干。睡不同的姑娘。 后来,人们将这样的感受,形容为“相忘于江湖”。 相忘于江湖,多好的解释。我不是故意忘了你,只是比起大家面对面没话可聊的尴尬,还是彼此忘记吧。人生最美是初见,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能力将自己的完美形象在一个陌生人面前维系24个小时。 过了这个时间就不行了,会感到疲惫,想给情绪找一个好的出发口。或者打点自己心里的小算盘,总之一切和当初的豪言壮语毫不相干。 一直在寻找对自己来说,最好的友情。彼此间有着一种惺惺相惜的联系,不只是将这份感情维持24小时,而是尽可能长长久久维系下去。我不知道维系这种情感的方式是什么,脑海里也没有一个确切的画面。因为尚未遇到抱有同样想法的人。也许遇到了,就会明白了。我们大致有着相同的生活方式,对世界的理解有着大致相同的逻辑。 喜欢看同样的书,喜欢做同样的事。不见面的时候就好像生活在平行时空里,见了面又好像彼此从未生疏过——大概就是这样一种关系。也许有人会觉得无聊。人们还是喜欢和自己不一样的人接触,觉得领略不同的生活方式,是一件刺激又饱满的事。 我做不到。因为打从心底里认同这样一个观点:每个人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我们喜欢爱、尊重以及和平。我们不喜欢罪恶、自责和愤怒。只是大多数的时候,我们都被自责所困扰着,然后对内在自我的不满,又产生了外在的投射面,也就是愤怒。愤怒会带来一些罪恶的事,接着我们又会自责。这构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循环,我们不停在这个循环里灌注能量,让它生生不息。它让我们看不到我们内心的本质。 哦内心的本质,除了爱、尊重以及和平,还有许许多多我们称之为优秀的品质。不,那不是优秀,仅仅只是用优秀来解释太不负责任了。我们原本就是那个样子的。完美无缺。只是我们一直透过门上的窥视孔看外面的世界,却忘了我们原本就身处在一个温暖的大房子里。我们原本就在那里与身边的一切和平共处。 “你生来就该是这样的,给予爱,感受爱。和所有人,和所有事物和平共处。可惜肉体的短暂存在让我们忽视了精神世界里最亘古不变的东西。当你改变了视线的朝向,你会看到光。” 一直都觉得自己有奇怪的人格,就是我常常说的讨好型人格。如果几个人在一起,没话可聊的时候,我就会感到格外自责,我会想这一定是我的错。很小的时候我会选择搞怪的方式,活跃当下的气氛。现在却不那个样子了,而是会对每一次会面提前做好准备,思考出彼此适合谈论的话题,往哪个方向去。怎样才能让一次约会足够轻松、有趣。尽可能少的评判,尽可能多的表达自己内心一些还算真实的感受——大概算得上是真实吧,毕竟最刨根问底的东西,谁也没法真正说出口。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把它们都写成了文字。在反复阅读这些文字的过程里,我总会找到自己内心里真正想要的东西。 从来没有停止过寻找内心真正想要的友情的想法。记得咸菜说过这样一句话: “当然希望有个人,彼此独立又亲密。各自处理自己的事情,只在遇到困惑的时候分享一下观点,让双方视线扩大,在更了解自己的时候更了解你。” 这大概是我对友情最真切的诉求了罢。 “那些年你们说过无数的誓言,后来却渐渐不再约饭见面。再后来,就连对方的动态也很少看了。你又有了新朋友,他也有了新伙伴。不说再见也不提永远,一切就这么自然而然慢慢变淡。 留过的痕迹当然没法完全抹掉。 其实也没有真的想不起,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忽然就不在意了。 毕竟遗忘是每个人的天性,所以才会格外珍惜身边每段长情。”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