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13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诗13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021-03-02    06'29''

主播: 长水退士(古诗词)

145 0

介绍: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七言律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 唐代的河南跟河北包括河南省全部、山西省东南部、河北省南部、山东省西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西北部,占有中原的大部分地区,远远大于现在的河南河北所管辖的地域。 ①闻:听说。官军:指唐朝军队。②剑外:剑门关以南,这里指四川。蓟北: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今河北北部地区,是安史叛乱的主要发生地。③涕(tì):鼻涕和眼泪。亦专指眼泪。裳(cháng):古指裙子。④却看:回头看。妻子:妻子和孩子。却:后退。愁何在:哪还有一点的忧伤?愁已无影无踪。⑤漫卷(juǎn):胡乱地卷起。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这句是说杜甫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装准备回家乡去了。⑥放歌:放声高歌。须:应当。纵酒:开怀痛饮。⑦青春:指明丽的春天的景色。作伴:与妻儿一同。⑧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因穿过巫山得名。⑨便:就的意思。襄阳:今属湖北。洛阳:今属河南,古代城池。 译文:剑门关外忽传收复蓟北的消息,初闻此事分外欢喜泪洒衣衫。 回头看妻儿的愁云顿时消散,随便地收拾起诗书欣喜若狂。 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明媚春光陪伴着我返回故乡。 快快动身起程巴峡穿过巫峡,我穿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背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天。宝应元年(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至此,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当时正流落在四川,听闻这个大快人心的消息后,欣喜若狂,遂写下这首诗。诗的前半部分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因此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唐代的河南跟河北包括河南省全部、山西省东南部、河北省南部、山东省西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西北部,占有中原的大部分地区,远远大于现在的河南河北所管辖的地域。
上一期: 诗136.蜀相
下一期: 诗138.登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