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385.2观书有感·其二(朱熹)

诗385.2观书有感·其二(朱熹)

2021-11-01    02'46''

主播: 长水退士(古诗词)

139 1

介绍: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南宋 朱熹 七言绝句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①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朱松与郑氏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②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③“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④徘徊:来回移动。⑤渠:这里指方塘之水。渠,本意为水道,特指人工开的河道或水沟。在方言里也指“他”。⑥那得:怎么会。那: 怎么的意思。⑦清如许:这样清澈。清:清澈。如:如此,这样。⑧为:因为。⑨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那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背景:宋宁宗庆元二年,为避权臣韩侂(tuō)胄之祸,朱熹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新城福山(今江西黎川县社苹乡竹山村)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在此期间,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还在该村写下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的著名诗句。朱熹离村后,村民便将蛤蟆窝村改为源头村,民国时曾设活水乡(今属上塘镇)以纪念朱熹。在南丰曾巩读书岩石壁上刻有朱熹手书“书岩”二字,在岩穴下小池壁上刻有朱熹手书“墨池”二字。 第一首是抒发读书体会的哲理诗,描绘事物本身感性的形象时,又蕴涵了理性的东西。 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南宋 朱熹 七言绝句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释:①“艨艟(méng chōng)”:也作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②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③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④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⑤中流:河流的中心。 译文: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移动自如。 背景:第二首诗也是借助形象说理的诗。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蕴含的客观意义是强调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也可以理解为创作艺术要基本功夫到家,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