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史》开篇

《西洋史》开篇

2016-07-29    04'36''

主播: happymanda

113 7

介绍:
陈衡哲(1890-1976),笔名莎菲,祖籍湖南衡山。二十一岁入上海爱国女校学习,二十四岁成为清华学堂第一位留美女生,赴美国瓦沙女子大学专修西洋史,兼修西洋文学。二十八岁获文学学士学位,入芝加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三十岁回国,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东南大学、四川大学。她拥有一系列的第一:庚子赔款的第一批女留学生,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位女作家,北京大学的第一个女教授,出席太平洋学术会议(连续四次)的第一位中国女学者,中国第一位以西洋史为专业的留学生,中国第一位女博士等,实属女子的骄傲。其丈夫也非等闲, 任鸿隽(1886-1961),化学家和教育家。辛亥革命元老,我国近代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四川大学第一任校长。 陈衡哲写这本书是在上世纪20年代初,“五四”新文化运动还在感染着她和她同时代的才俊们。那个时代,出现了许多笃学深思、思想活跃的青年学者,国家民族的命运和世界的大潮一起涌进他们的头脑里。他们抱着崇高的情怀从事文化教育工作,在了解和介绍国外的各种知识和思想时,没有什么功利之心。可惜,他们中的许多人在1949年以后的数十年间在中国大陆竟然几乎湮没无闻。多亏了“改革开放”,像陈衡哲这样的人和他们的书,才部分地出现在读者面前。《西洋史》初版印于上世纪20年代初,到1927年已印了6版,流传之广,可以想见。 文明的差异和优劣已经讨论了数百年,相信以后也不会有明确的答案。陈衡哲虽然持敬意与尊重,却也未明确言及对文明高下的评判,这种开放、理性和客观看待外部世界的姿态令人钦佩并足以借鉴。接下来,也让我们带着开放理性客观的史学态度,去阅读这本90年前,中国第一位女教授写给中学生的历史教科书,感受西方的文化历史演进,和作者拳拳的东方女性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