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行军篇

孙子兵法-行军篇

2016-06-30    06'36''

主播: 速水.铁

260 4

介绍:
重點:從各種地形、環境變化、敵軍行為來推測對方的意圖與謀略 孫子曰:凡處軍相敵,絕山依谷,視生處高,戰隆無登,此處山之軍也。絕水必遠水,客絕水而來,勿迎之於水內,令半渡而擊之利,欲戰者,無附於水而迎客,視生處高,無迎水流,此處水上之軍也。絕斥澤,唯亟去無留,若交軍於斥澤之中,必依水草而背眾樹,此處斥澤之軍也。平陸處易,右背高,前死後生,此處平陸之軍也。凡此四軍之利,黃帝之所以勝四帝也。 在處置軍隊和判斷敵情時的注意事項 (1)   敵人在高山地帶:不要仰攻 (2)   敵人在江河地帶:在敵軍渡河一半時在攻擊;駐紮於居高向陽處 (3)   敵人在沼澤地帶:要靠近水草,背靠樹林 (4)   敵人在平原地帶:要佔領開闊區域,側翼於高地,前低後高 凡軍好高而惡下,貴陽而賤陰,養生而處實,軍無百疾,是謂必勝。丘陵堤防,必處其陽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上雨水流至,欲涉者,待其定也。 駐軍的原則:高地、向陽、避開陰暗、靠近水草→勝利的保證 若在丘陵堤防→佔領向陽處、側翼背靠之 上游如果下大雨,則應該等水流平緩後,才去涉水 凡地有絕澗、天井、天牢、天羅、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吾遠之,敵近之;吾迎之,敵背之。軍旁有險阻、潢井、葭葦、林木、翳薈者,必謹覆索之,此伏奸之所處也。 核心重點:要小心的地形 (1)   如果遇到絕澗~天隙的地形,不要接近,而是要讓敵人靠近 →面向這些地形,而讓敵人去背靠它 (2)   如果軍隊兩旁有險阻~翳薈的地方→小心敵人埋伏 敵近而靜者,恃其險也;遠而挑戰者,欲人之進也;其所居易者,利也;眾樹動者,來也; 眾草多障者,疑也;鳥起者,伏也;獸駭者,覆也;塵高而銳者,車來也;卑而廣者,徒來也;散而條達者,樵採也;少而往來者,營軍也。 核心重點:藉由環境的變化,來判斷敵方的行動 敵人離很近而安靜→依仗險要地形;離很遠卻一直挑戰→想要誘我前進 樹木搖動→敵人隱蔽而來;群鳥飛起→有埋伏;野獸奔跑→敵人大舉突襲 塵土高而尖→戰車;塵土低而寬廣→步兵;塵土少→紮營 辭卑而益備者,進也;辭強而進驅者,退也;輕車先出居其側者,陳也;無約而請和者,謀也;奔走而陳兵者,期也;半進半退者,誘也; 核心重點:從敵方的行為,來判斷對方的謀略 措辭謙卑但加緊備戰→準備進攻;措詞強硬,做出前進姿態→準備退 未受挫而請和→有陰謀;急速奔跑、布陣→企圖約戰;半進半退→誘敵 杖而立者,飢也;汲而先飲者,渴也;見利而不進者,勞也;鳥集者,虛也;夜呼者,恐也;軍擾者,將不重也;旌旗動者,亂也;吏怒者,倦也;殺馬肉食者,軍無糧也;懸缸不返其舍者,窮寇也;諄諄翕翕,徐與人言者,失眾也;數賞者,窘也;數罰者,困也;先暴而後畏其眾者,不精之至也;來委謝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謹察之。 同前幾段的內容,從各種小徵象,來判斷敵方的狀況 Ex. 兵倚著兵器戰力→飢餓;打水卻先自己喝→乾涸;有利卻不奪→疲勞… 兵非貴益多也,惟無武進,足以併力、料敵、取人而已。夫惟無慮而易敵者,必擒於人。卒未親而罰之,則不服,不服則難用。卒已親附而罰不行,則不可用。故合之以文,齊之以武,是謂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則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則民不服。令素行者,與眾相得也。 如果兵未親近,就執行懲罰→下面的人會不服 如果兵已親近,卻不執行軍法→無法用來作戰 取得兵的愛戴→→合之以文(懷柔寬仁),齊之以武(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