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朝凤」最感人之处,在于传递了一种做人的范儿

「百鸟朝凤」最感人之处,在于传递了一种做人的范儿

2016-05-15    23'20''

主播: 白棉布电台

217 7

介绍: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看了「百鸟朝凤」,捎带着看了几篇影评,有力挺的,有满篇瞎逼逼叱骂的,对于那些叱骂的,看完之后虎躯一震,麻蛋说的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看完之后搞得我信心倍增,必须加入骂那个电影不好瞎逼逼的败类阵营当中,这妖孽肯定是道德婊,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的那啥啥。 我猜,要是放在今天,张艺谋刚完成「红高粱」这部伟大的作品,你估计早就骂上天了。再比如你看中国那么多人都看苍井空,这货来了国内以后,国内粉丝一堆堆的蜂拥前去欣赏,估计那个嫌弃电影不行的败类看到这种伤风败俗的事情要当场暴毙! 电影这个玩意真的就没法说,你说好,我说差,最后大家你咬我我咬你,结果发现谁也咬不过谁。你有你的价值观,我有我的大道理。反正笔者看电影分不出好坏,大早上看方先生微博下跪之后也没往心里去,到中午吃饭的时候看了下「百鸟朝凤」预告片,感觉还行。然后就去了。 看完之后觉得,确实还行啊! 对那些看完电影又骂声不绝的人,我只想说,吃屎的人不可恶,可恶的是吃完屎还嫌弃屎难吃的人!更何况这电影这质量起码算是一盘小葱拌豆腐吧。 你们爱喝咖啡的别跟老纸谈高雅,我不喝咖啡难道就是不没有情怀了么!愚蠢至极。像那种只看日本岛国片的人就不要凑热闹非要委屈自己看这部电影了。 虽然,这次方先生也是,怎么着咱也不能下跪去让影院多给一些放映的机会。头可断血可流,好的东西肯定会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你看现在一跪,那么道德婊们就自恃清高,不去不去,你这是跪舔,老子才不买账。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这些人其实就是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那种。 本身就是一部电影的事情,爱看不看,真鸡巴事多。 方励认为《百鸟朝凤》最感人之处,在于传递了一种做人的“范儿”:“这部电影讲述的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种意境。不管外界多么喧嚣浮华,心中一直有自己的坚持,这是这个时代特别需要的。” 所以,笔者觉得他这一跪,也是值得了。就好比跪父母,这本质上有什么区别么?一个是唤醒大家对于艺术的尊重,一个是跪拜自己的父母。平心而论,跪只求跪的值得。很多人都说,这是炒作啥的。关于炒作,你看人家明星总爱拿绯闻去炒作,你不照样看的惊心动魄,好像跟你有了绯闻一样,你怎么不去抵制? 再举个栗子,一些明星拍裸照为了唤醒大家对动物的保护,那你说你会不会骂他们道德败类!你总不要告诉我,本来我想保护动物的,就因为你拍了裸照,老子往后不保护了!!!!!如果真的是这样,只想说你:傻逼。 话说回来,其实这电影跟民谣一样,「南山南」还没有被中国好声音唱火起来,这首歌本身就已经被众多民谣爱好者喜爱,等选秀一播出,麻蛋,全中国都是「南山南」。 我就想不明白了,如果没有中国好声音,那「南山南」难道就不好了么?如果马頔跟现在的方先生一样微博一跪求收听,估计完蛋,又该骂民谣人不自爱了,可是当中国好声音这么一唱,我去,简直点爆了!居然还爱不释手,各种翻版横空而出。这个例子不胜枚举,还有宋冬野的「董小姐」这首歌,我都不想吐槽了,董立没唱的时候一直很火好不好!啥?你没听过?那只能说明你的生活压根就整天知道吃喝玩乐逛淘宝打游戏! 为什么别人主动求你的时候你不听,当你不经意间主动听了之后居然爱不释手?这道理其实很简单:心地狭隘,自我意识很严重!别人的话都是狗屁,老纸的狗屁都是经典名言! 就像作家余华说的,一个伟大的作者永远是为内心写作(余华是谁?就是写出「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那个大V)。同样,吴导的这部「百鸟朝凤」电影也是吴导对自己内心最好的诠释。与其说这是一部文艺片,倒不如说这是一部对中国匠人的境况无限感慨的一部电影。 壹:焦三爷其实就是另一个吴天明 唢呐匠只是中国众多匠人中一个渺小的缩影。在农村生活的人肯定知道,小时候谁家一结婚就各种戏班子吹一整宿。焦三爷是无双镇上最德高望重的唢呐匠,那个时候世道还没变,婚丧嫁娶都要去请唢呐匠,因此也颇受欢迎。后来世道变了,唢呐匠的地位也慢慢下降了,可是焦三爷依然对唢呐的事业坚持到底,用王小波的话来说就是,爱你就像爱生命!焦三爷把唢呐当成了生命。 而吴作为电影界的一个匠人,吴天明与焦三爷都是一样的处境。面对着文艺与娱乐至上的矛盾点,吴导最终的选择依然将文艺进行到底。记得在一次采访中,吴导对记者说,他选的题材一般都是取材于老一代的民俗文化,一般的导演们都不屑于拍,因为不赚钱。 试想返璞归真的「百鸟朝凤」,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肯定存在竞争压力。可是吴导依然坚持把它拍下去。还记得电影中焦三爷的徒弟游天鸣第一次出活回来,焦三爷拿出珍藏了二十年的好酒,打开与游天鸣一起畅饮,酩酊大醉之际感慨说,谁他妈的还把唢呐匠放在眼里,世道变了。 末了自己趁着高兴吹了一曲唢呐。然后一本正经的跟游天鸣说,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是吹给自己听的。 面对世事变迁,焦三爷也只能深感无奈,在喝醉之后排解内心的不甘与落寞。当然,影片中可以看出,无论世事怎么变化,焦三爷都会把唢呐当成事业坚持到底。有些人该站出来说了,这是小农意识,你不能不思进取啊,社会都变成那操行了谁还看这玩意。你要与时俱进! 话没错,关键是人要学会以不变应万变。错就错在,焦三爷和游天鸣还没有意识到社会的变化。所以,我觉得,这也是这部影片唯一的一个悲哀之处。好在这仅仅是一个故事,我觉得这个故事最完满的结局应该是游天鸣把唢呐艺术发扬光大,融入了新时代的元素,让唢呐大放异彩。可惜,电影中没有提到。 一成不变,迟早是会被社会慢慢淘汰的。一如冯小刚导演的「一九四二」,虽然票房还可以,但是在这个社会,风气早就变了。诚然,不忘初心是对的,可是不忘初心的方式本有很多,没必要一条道走到黑。 影片中病逝前焦三爷还在念念不忘的把唢呐传承下去,像这种匠心在现代社会中不知道还有没有?不过,吴天明导演就是这样一位大师。据他自己所说,他拍的电影都不赚钱,但他还是会拍下去。你看,吴导和焦三爷是不是很像?一个钟情唢呐,一个钟情电影。哪怕生活都举步维艰。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影片中的主人公名叫游天鸣。听这名字我想大家都会豁然想到,咦,导演不正是吴天明么?只不过是明和鸣的区别不同罢了。因此可以断定游天明这个角色也是吴导对新一代年轻导演人的希冀,他也许期待将来有一天,能够再出现一个天鸣,把对电影的热爱真正的当作生命发展下去。 还有一点是,这个主人公的「姓」值得耐人寻味。影片中焦三爷把金唢呐传授给游天鸣的时候在众多村民中说,黄河滩上不能少了唢呐! 注意,其实黄河滩上还有一个东西无法缺少。一提起陕北,有不少人会想到了历史悠久,祖辈传唱,经久不衰,具有顽强生命力的陕北民歌 —— 信天游。经典的代表作就是「走西口」「还有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等。 再来看看吴导的生活经历,吴导曾是西安电影制片厂的厂长,对陕西的黄土高坡有着十分深厚得感情。自然对信天游也应该有所了解。 听完「走西口」和「还有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你就会发现,原来这些歌里都有唢呐的伴奏。 这个时候再去联想「游天鸣」这个名字也就不难理解了。因为信天游颠倒过来就是游天信?游天鸣?这就是游家班的真谛了,哪怕最后游家班只有游天鸣一个人,但这个唢呐会一直流传下去。也是导演对未来时代的一种愿景,愿我们的传统文化能够生生不息。 这种继承者的故事是不是跟吴导的另一部电影「变脸」类似? 在20世纪20年代四川平原,有一位身怀绝技、孑然一身以小船为家,青猴为伴的老艺人叫变脸王。后来也想把自己这门变脸手艺这个继承人把他传承下去。虽然两部电影故事不同,道理都是一样的。 所以,不管这部电影是好是坏。我依然觉得吴导是值得尊敬的,不为别的,就为那些能够为消逝的民族文化做一些贡献的人致敬! 不禁让人感慨,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慢慢的就快要消失了,而人们居然还无知无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