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之色——追寻飘扬的色彩(一)

衣之色——追寻飘扬的色彩(一)

2017-02-26    06'49''

主播: 主播明明虎

431 9

介绍:
古老作坊里延续的中国蓝 诗经有云:“终朝采蓝,不盈一襜”,是说少女采上一天的蓝草所积攒的染料,还不够染一件麻杉。自那时起,由蓝草制成的靛青染出的蓝染布,一直是中国民间最常用的衣料。蓝印花布、蓝蜡染、蓝扎染,各种花样的蓝布装点了中国人千百年的日常生活。时至今日,中国历史上风行过的各种染色技术几乎都已经被现代化学染色所取代,唯一还能在极少数地区保存下来的传统染色,大概只有蓝染了。 江苏南通,被誉为中国的蓝印花布之乡,一直以来以蓝而闻名。 偏居小城一隅的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是一个蓝色的世界。在博物馆里,详细介绍了蓝染所需要的数十道工序。首先是配置染液,将靛青在水缸中调开,再注入化开的石灰水,倒入陈酒或酒糟,用木棍反复搅拌,待液体变为黄蓝色,水面上出现“靛花”时,就可以舀入染缸,与陈液搅拌均匀静置一夜,次日微调后染液就配好了。 接着,就是布料下缸染色。根据所需颜色不同,布料要反复下缸染色、出缸氧化多次。次数不同,染出的颜色也不同,比如玉白、月白、老蓝、双蓝等。染六七次,才能得到深蓝色。染好的布匹再拿到室外挑杆曝晒,让染布充分氧化,再吃酸固色,一匹蓝布就完成了。 南通市二甲镇有一个传统染坊,名曰曹裕兴,历史已逾百年。 曹裕兴染坊里,有两口备受呵护的染池。养在染池中的蓝色,异常娇贵,要不断往里添加石灰、酒和新染液,以增加活性。池水表面没有蓝色的靛花,代表着它在休息。开工时,要加入石灰水将染液中的活性物质吊起来才能使用。仿佛池中的蓝色染液也像有了生命一般,会沉沉睡去,也会需要被人唤醒。 在染坊运作中有一些有趣的术语:灰多称缸“老”、“紧”,蓝靛下沉布不易上色;酒多称缸“软”、“松”,染时浮色多易掉色。“头等师傅掀篷盖,二等师傅标棍摆,三等师傅看飞杯。”意指经验丰富的师傅一掀开盖子,就能看出染液配比是否合适;次一等的师傅要用木棍搅动一下才能明白;第三等的师傅要用碗舀起染液,手指擦擦头发,沾上油脂后轻触染液,观察有机物漂离手指的状况,才能判断清楚。 染好的布匹需要拿到室外,上架曝晒。在这一过程中,神奇的变化发生了——布料的颜色由黄转绿,继而变蓝。这就是蓝靛的氧化效果,也被称为“放风”。“放风”要放多久?放几次?全凭经验感觉来判断。一般而言,植物染蓝需要放风10次左右,这样层层附着的蓝才能牢固。 染坊中距离染池不远处,会有四五口大大小小的陶缸,依次排开,它们是用来稀释染料的,每一个缸就是一个步骤。第一个缸里染料很稠,随着石灰、水的逐级加入,一口比一口清亮,最后那口缸内会泛起蓝紫色的靛花,用手触碰一下,触感很细腻。这就是印染时使用的染料。 传统的靛蓝染料,是经由一种含靛素的蓝草沤制而成,称之为土靛。清末民初,“洋靛”硫化蓝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因其价格便宜,上色快,迅速侵占了国产植物土靛的市场,使蓝草的栽培和土靛青的生产越来越少。建国后国产合成染料出现和普及,更使土靛的使用迅速减少。时至今日,已经很难再找到大规模种植蓝草、生产蓝靛的地方了。 浙南乐清市是靛青生产的重地,有许多靛青村,在五六十年代的生产旺期,家家户户种蓝,几乎所有的田地都种上了蓝草。而近年来,绝大部分的制靛作坊已经停止生产,种蓝面积也极速萎缩。如今,基本都只剩下几户人家还有零星种植,也仅仅是作为药材保留。而制靛打靛的传统技艺,更是传承堪忧。 需求不足是造成蓝靛难觅的根本原因。即便在蓝印花布之乡,街上都找不到一个穿土蓝布的人。而使曹裕兴等古老作坊得以延续的,却是来自高端的需求:国外订单。真正用蓝草染就的布匹,12米一卷的,价格最低大约也在800元左右。曾几何时,那唾手可得的平民的蓝,如今却变成了一种奢侈的、流向海外的色彩。这是幸?或不幸?
上一期: 《蹴鞠图》里的青楼风月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