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69【乐动心影】没有哪种结束,算得上刚刚好-欧阳

Vol69【乐动心影】没有哪种结束,算得上刚刚好-欧阳

2016-08-20    08'36''

主播: 心灵之声·文艺调频

88 4

介绍:
没有哪种结束,算得上刚刚好 文/淮沐 编辑/紫菊若辛 主播/欧阳 后期/大天 暑假前的学期为了一心准备考研,卸载了微博关掉了朋友圈,几乎切断了任何的娱乐信息的来源,包括薛之谦的新歌。 前几天在火锅店涮着羊肉听着歌,羊肉伴随着薛之谦的一句句刚刚好被夹到碗里,翻搅进辛辣的调味料,却被忘记了送到嘴边。 薛之谦的声音,对于歌迷来说,辨识度太高。 仿佛我们都已经失去了对爱情的鉴别能力,亦或者是对感情入不敷出的风险的恐惧。在一段感情中如履薄冰,努力克制自己,但求一切,刚刚好。聚在一起的时间要刚刚好,否则你会觉得疲劳;联系彼此的次数要刚刚好,怕无意间过多涉足了你的生活,让你不安;分手的时候情感要酝酿出合适的状态,要表现出可以被你用来回忆的深情款款和让你不会觉得腻烦的落落大方。人生苦短,经历要完整要丰富,这样刚刚好的爱情,经济高效。曾经一拍即合然后一拍两散,两不相欠。 佛说,忆念无常,破除我执。 于是有人转身得匆忙,离开的彻底。另一种生活要来得刚刚好,伤口填补得漫不经心。所谓欣欣向阳,实则庸庸碌碌。 于天地玄黄间和你两两相忘,庆幸我们还未曾在山水间跋涉,在日落时比肩,在草长莺飞中牵手。 我们计算来计算去,只为了今朝的刚刚好,看到了吗?这是属于我们的功德圆满,我很欢喜。 欢喜间亮出了的一道伤疤,是我不够遵守游戏规则,偷偷留下的关于你的记号。别气,这可以让你多一分骄傲,不也是刚刚好? “我们的爱情,到这刚刚好,不多也不少,还能忘掉。” 去年夏天的那首《一半》,惊艳之余,有些惊讶。印象里的薛之谦,并非这么浓烈的,而似一杯清茶,轻松下咽,回甘无穷;茶香却在鼻尖萦绕不尽,堆积,慢慢蓄成一股凶猛,直逼回忆尽头。 《一半》过于悲凉,甚至歇斯底里。歌词间的情绪处处是掩盖不住的矛盾,起伏不定,像激烈,却没有规律的鼓点,叩击的每一下都心头一紧;像一个人冷笑着低下头,眼底无尽悲哀,又突然失声痛哭一般,悲伤到找不到一种恰当的姿态来迎合自己的心情。 关于爱情的心情本就捉摸不定,高尚时仅仅想默默观望守护,计较起来索取欲望无度,哪个都不适合走入极端,因此才需要两个人的配合才能此消彼长。一个人的爱情,是无望的往复,是跋涉在狭小的荆棘丛里不愿离开的冥顽,是清醒的疯癫。 当时恰逢薛之谦的离婚事件沸沸扬扬,不禁让人联想,这首歌和他这段结束的婚姻的关系。抛开无聊的八卦问题不谈,要经历了多少痛彻心扉的事情,才会写出“少了有点不甘,但多了太烦”这样残忍但是准确的爱情真理;又是对于世故怎样的厌烦才会有“故事已经说完,懒得圆满”的表态。 直到后来的《演员》,将这样的情感倾向推入了极致,将爱情里男男女女的悲欢用“表演”来极力贬低。不同于张惠妹的那首《卡门》:“什么叫痴,什么叫迷,简直是男的女的在做戏”那样略带调侃的语气,《演员》的态度很明确,很认真,很伤心。 这是薛之谦的创作的很明显的转变,年岁,经历,赋予了他更多的关于爱情的解读,他再不是《爱的期限》里想要踏云而行的少年,也不是《深深爱过你》中陪着她长大的邻家男孩了。 而这首《刚刚好》,虽然同样是伤感的情路,却仿佛具有薛之谦对于爱情观念的回归。他没再回避伤痛,也没再控诉爱情,他只是苦笑着说,不遗憾,刚刚好。 如同刘若英的一句歌词:“其实我也感激,当我听说你还相信爱情。” 从八年前第一次听薛之谦到现在,看着他星路坎坷,但优秀一如既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