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再起融资潮:担心对手跑得快,不如自己加点速

P2P再起融资潮:担心对手跑得快,不如自己加点速

2016-06-13    09'47''

主播: 野马商学院

624 38

介绍:
作者:李利军 野马财经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 “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这条投资界的至理名言,在当下的互金圈也有着生动写照。一场力度空前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在4月拉开大幕后,在监管层和市场看不见的手的共同推动下,网贷圈里一面是出局企业的悲痛哀鸣,另一面,实力企业也在加紧做大做强。 5月30日,互联网金融平台米么金服宣布获得数千万B轮融资。 5月20日,专注汽车抵押债务的微贷网在北京高调举行C轮融资暨银行存管签约仪式发布会。 而就在本月初,搜狐旗下的搜易贷也宣布将实缴注册资本由5000万元人民币增至3亿元。 …… 而且,在这些高调增资的背后,企业突围和深耕的意图明显。“伪平台”的倒掉也为行业腾出更多的空间,不过增资并不意味着绝对的安全与可持续,这些融资的企业会延续突飞猛进的成长态势吗?另外,在监管加强下,平台除了融资,在快速提升方面也还有诸多作为。 而行业混战与加强监管过后,“马太效应”或将进一步显现。这些企业一方面在低潮展示自身实力与信心,另一方面,与其担心对手跑得快,不如自己加把劲。在蚂蚁金服、陆金所这些巨头起跑加速后,谁会愿意死在转角处呢? 何来寒冬之说? 曾几何时,互联网金融行业如火如荼,然而猝不及防的诚信“大考”让真正做事的企业也受到了伤害。市场中不时冒出关于互金进入“寒冬”的声音。 搜易贷创始人兼CEO何捷也向野马财经表示,在包括政府部门、用户在内的各方协力下,2016年开始,互联网金融行业将进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优质的平台将获得更大发展机会。互联网金融处于风口处,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融资是企业向外界传递积极信号的最佳表达。“这个时候谈P2P,对大家来说都很彷徨,曾经P2P的发展非常辉煌,微贷网成立五年来,我们见证了平台、行业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而如今互联网金融却像‘过街老鼠’。”微贷网创始人、CEO姚宏在C轮投资发布会现场表示,是微贷网该发出声音的时候了,“我们要为整个行业正名。” 在别人看到“危”时,这些平台却看到了其中的机遇。何捷表示,增资首先体现搜易贷的平台实力,以实际行动提振行业和用户信心,为安全风控和用户风险教育做出更大的努力。 而事实上,平台融资,根本上讲源自平台的融资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增强,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P2P网贷行业依然站在风口,受到投资人的认可与青睐。近日麦肯锡发布的《颠覆与连接——解密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报告中也显示,中国互联网金融产业深受资本市场青睐,相关企业的估值远超其他行业。而对单个企业而言,一方面可以增强自身的信用背书,是平台规模和实力的象征;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和抗风险能力。 不过,融资也不意味着企业就能一定大步发展。正如微贷网姚宏所言,健康才是平台运营的唯一标准。融资的真正用途才值得关注。 加大技术投入 P2P走过了野蛮生长的阶段,现在拼的不单单是资本,还有技术与模式。《颠覆与连接——解密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报告显示,在未来几年内,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将从一个多方混战的“战国时代”进入整合期。现有的互联网金融业态将被逐渐纳入监管体系而进入更有序的增长阶段,而新的技术与应用将不断涌现。 同样,在野马财经5月初主办的2016 FinTech 2016峰会,业内人士也认为,科技金融成为互金的转型方向,而数据和技术作为科技金融的两大利器,互金企业借助这两者的驱动,智能性、便捷性、低成本成为金融科技变革传统金融的切入点,并为金融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带来更多机遇。姚宏也看到技术对于行业未来的重要性,表示将花重金,优化线上网站和APP的用户体验,加大技术、风控和运营方面的投入。 理性回归 高调融资并不是应对监管升级的必要措施,但是监管升级却是行业进行的加速器。国务院领头的为期一年的互金的专项整治已经拉开。此轮监管强度大、范围广,被业内认为是刮起的又一起强风暴。 然而显而易见的是,这轮监管又会将一批企业震荡出局。网贷之家的数据显示,近两个月以来,又有150多家平台关门。而过去一年里,虽然问题平台数量仍然居高不下,但其中“停业”的占比从去年5月的9%飙升至今年4月的41%。显然,随着监管方向越来越明确,不少平台因为无法满足监管要求而进行资金清算后良性退出,这充分说明了整体行业的理性回归。 行业发展初期,互金重视效率重视最快速度抢占市场,发展难免简单粗暴,现阶段行业进入合规转型期,应该以更加谨慎的态度对待投资者、对待金融。王晓婷对野马财经表示,有时候一个行业的信用危机需要时间去验证、化解,理性看待低谷期,做好应对低谷甚至是长时间低谷的准备,同时苦练内功,风雨过后通常都有彩虹。 至于互金平台该如何应对监管,何捷表示,所有互金平台应该做的事情是练好内功,打造完善风控系统,优化用户服务体验,提升技术水平,保护投资者资金安全。 而融资的背后,哪些平台会在此轮监管下快速成长?王晓婷认为,前期已经有一定规模、有一定品牌效应、与监管机构保持沟通的互金企业会更容易从此次监管中平稳度过。但整个行业还处于变动与不确定之中,究竟谁能脱颖而出并获得长远发展,还是要看企业是否有自己的壁垒,技术、管理等很多方面都可能成为企业成长的壁垒。 野马财经是专注于金融创新报道的新媒体,涉及互联网金融、上市公司等领域,致力于成为财经金融领域领先的新媒体机构。(微信搜索:野马财经,或者ID:ymcj8686 添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