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第十三期语音

传播学第十三期语音

2016-12-09    06'35''

主播: 心传考研

127 30

介绍:
一、定义及特征P35 符号是信息意义的外在形式或物化载体,是事物表述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包括能指和意指。 符号及其相关要素主要体现为三个特征:一是代表事物的形式,二是被符号指涉的对象,三是对符号的意义解释,也可以说成媒介关联物、对象关联物和解释关联物。 二、符号的基本功能: ①表述和说明;②传达;③思考,即引发思维活动。 三、符号的分类: ①信号和象征符 ②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四、意义P39: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所谓意义,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在与自然和社会打交道的过程中,人不断地认识和把握对象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并从中抽象出意义。 五、符号意义P39: 符号是意义的载体和表现形态,是意义的携带者,任何一种符号都有特定的意义,我们也可以将之称为符号的意义。 1、符号意义的分类P39: A.明示性意义与暗示性意义:明示性意义是符号的字面的意义,属于意义的核心部分;暗示性意义是符号的引申意义,属于意义的外围部分。一般说来,明示性意义具有相对稳定性,暗示性意义较容易发生变化。 B.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外延是概念符号所指示的事物的集合;内涵则是对所指示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概括。确定外延和内涵,是为事物的概念下定义的两种基本方法。 C.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指示性意义是将符号与现实世界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思考的意义。区别性意义是表示两个符号的含义之异同的意义。 2、符号意义的暧昧性P40: 语言符号的暧昧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模糊; ②语言符号的多义性。多义性指一种符号具有两种以上的意义,有时我们判断不准应该属于哪一种。 3、传播过程中的意义P41: A.传播者的意义:在传播行为中,传播者通过符号来传达他所要表达的意义,亦即从事符号化操作。符号本身的意义与传播者的意义未必是一回事。 B.受传者的意义:对同一个或同一组符号构成的文本,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同一时代的不同个人也会有不同的理解或解释,这说明符号本身的意义与受传者接收到的意义同样也未必是一回事。 C.情境意义:著名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指出,语言符号不提供也不可能提供交流活动的全部“意义”,交流的所得,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语境。传播学中的“语境”,指的是传播情境。所谓传播情境,就是对特定的传播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和因素的总和,它包括具体的传播活动(如二人对话)进行的场景,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无他人在场等;在广义上,传播情境也包括传播行为参与者所处的群体、组织、制度、规范、语言、文化等较大的环境。在很多情况下,传播情境会形成符号文本自身所不具有的新意义,并对符号文本的意义产生制约。 总之,符号本身是具有意义的,但意义并不仅仅存在于符号本身,而是存在于人类传播的全部过程和环节当中。符号本身之外还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