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华栋-如何读书?读什么书?

邱华栋-如何读书?读什么书?

2018-03-21    101'34''

主播: 名人演讲

12 0

介绍:
 博闻强识的邱华栋称自己2014年一年就阅读了近800本书,平均下来似乎每天要读近2本书。他说,每个人的时间都很有限,必须要用技巧把阅读分得很细:“我读书分为泛读、精读、浏览、不读。精读的有30多本,浏览的400多本,泛读的300多本,‘不读’是指不着急立刻读,但始终是要读的,摆在书架也会有强大气场影响你。”   “有的书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邱华栋说,“比如意大利哲学家、历史学家安伯托·艾柯创作的《玫瑰的名字》和《傅科摆》,我每天就只读两章。”他在精读这部著作前,浏览了很多关于作者的资料,然后从作者的字里行间去拆解文字背后的谜团。而浏览则是一种快速阅读方式,一目十行,看叙事结构、方法、语调,泛读则是看看前言、后记,“不读,是指那些书摆在书架上,也会影响你的意识,那些书名有强大的气场,他们的存在会带给你全方位的辐射。”他还特别推荐碎片联结的阅读方式,“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是你可以把这些碎片续接起来,这就是一笔巨大的时间财富。设定一个阅读目标,每天完成一点点,零碎的东西连接起来就形成了习惯。我每年就是利用这些碎片时间完成几十万字的创作以及上百本书的阅读。”久而久之,这些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在脑海中形成了一幅时空上连续的图像。“从奥地利作家弗兰兹·卡夫卡到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再到我国诺奖得主莫言等,他们之间其实存在继承和影响的关系。”邱华栋把这个“连续的图像”称为“小说的大陆漂移”,他的世界文学全景观就此建立起来了。  阅读有三种境界  1 读书的第一种境界就是见书就读,什么书都读,白纸式的阅读。我在小学、中学和大学时代都是这样。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已经读完了四大名著中的三本。我半懂不懂,连蒙带猜地读完了它们。对王蒙等一百多个当代作家发表在80年代的作品,我大多阅读过。上大学的时候,我读莫言、苏童等十几个作家的作品,另外,全面阅读西方大师级作家的作品。此外,开始阅读其他人文类图书。我当时的梦想,就是把文史哲都打通,那种畅快读书的感觉,真是很过瘾。  2 读书的第二种境界就是缩小范围,读一部分你喜欢的作家的作品。这是我现在正在经历的阶段。你明白了,原来你的兴趣和兴奋点会在哪些作家身上,也许他们只有十几个人,但是,你应该读他们的全集和文集,甚至还该读有关他们的传记、研究资料和他所处时代的背景。这样,你会把这些作家吃透,你会明白,他们在他们的时代里到底是如何写作,你也明白了,从人到文,你为什么喜欢这些作家和作品,为什么会缩小到这一小部分人。  3 第三种境界是困难的,是很难达到的。很多人在读书的第一重境界之后,就消失了,不再读书了。需要你去确定阅读一本书的时候,这多少变得有些困难了。我就很难确定我最喜欢的是哪一本书,它到底在哪里?到最后的境界就是钻研的境界,执着的境界,人类文化是一个金字塔,人类的精神现象是有高度的,一旦你攀缘到了一定的高度,那么这之下的很多东西,就不用理会了。我会加倍地将目光投向那些已经被时间淘洗后,剩下的少数感兴趣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