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之间要怎么合作?-摄影早自习第2235天

摄影师之间要怎么合作?-摄影早自习第2235天

2023-12-20    04'43''

主播: 摄影早自习

287 2

介绍:
大家好,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这2235天,我是咔图摄影教育中心的讲师李明。 图片来源:pixabay.com 摄影师是一个比较独立的职业,很多时候一个摄影师他就可以完成一个任务,有一台照相机,具备一定的拍摄和技巧,基本上就可以出片了。但我自己在摄影行业待久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发发现如果你要长期的稳定的输出好的作品,获得稳定的收入,那么团队的合作甚至是摄影师之间的合作是十分必要的。传统模式的合作其实很清晰,有的是公司式的分工明确,摄影师、摄影助理、灯光助理、服道化等等。有的是师徒制的,比如说像你关键的职位,比如说摄影师的部分是由老摄影师带新人,其余的岗位则外包。这样的合作当然很清晰,但因为这种合作过于依赖于摄影师个人,而大多数人的精力和能量是有限的,所以我见过很多这样的工作室可能拍了几年甚至是十几年,稳定团队始终也就超不过2~3人,甚至很多时候只剩摄影师一个人在支撑,还有更多的都已经转行了。当下整体行业不景气,我觉得摄影师之间的合作越发关键,可以找几个志同道合的摄影师成立工作室,成立公司,共同来运营,共同承担风险,我觉得是个不错的方案。我了解到的有以下几类合作方式。 Photo by charlesdeluvio on Unsplash 有的是根据业务属性和技术属性来分的。就是一位摄影师他主要负责是业务的部分,包括了解客户需求,制定拍摄方案,甚至于拍摄完成后如何和客户沟通,提升客户体验感,促成下一次成交的,而另一位则主要负责实际拍摄的部分,一个对内一个对外。但因为都具备摄影的技术,所以沟通起来就比较顺畅,而且分工明确,并不会互相干扰,保证了专业的纯粹性,也保住了客户的体验感。有的是根据前期后期来分工的。比如拍摄前期和后期其实是可以分开处理的。而有些摄影师习惯于自己处理自己的作品,但商业摄影讲究效率,你自己拍自己处理当然是ok的,但效率是不容易上来的,一旦效益上来了,可能你的品质和精力就不够了。所以有长期合作的后期老师,形成默契的搭档,既能保证品质,又可以提升效率。有的它是根据擅长的领域来分配的。比如善于拍照和善于拍视频的摄影师,他就可以组合成立工作室。因为当下这种短视频的时代,客户的需求往往包含了照片和视频,照片和视频的拍摄思路其实是有很大不同的,所以需要两个摄影师来分别拍摄,这样才能既保证照片的品质,也保证视频的品质,当然还有最终的一个出片的效率。 Photo by cowomen on Unsplash 这种摄影师合伙人的工作模式当然也有弊端,那就是没有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中心了,一个工作室可能出现两个人以上的人来形成一个中心。所以小伙伴们在参考这种模式的时候,找人就很关键了,要找到那种三观相同的,技术互补的,同时又有一定相处经验的,同时还能辅以合理的规章制度和利益分配比,还要设定一定的合作期限来进行磨合。同时彼此在角色上面还不要固化,今天你可以是主轴,你可以是主心骨,但是下一个阶段下一个时刻你可能就会变成辅助的人员。但所有的一切的互补协作都是为了保证同一个目标,比如工作室的利益最大化。然后还要设定好退出机制,一旦发现合伙人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一定不要伤和气,这样彼此都不会伤筋动骨,好聚好散,需要保证工作室的正常运行,莫忘初衷,同时对于退出的人也有一定的保护机制。而这种合作模式如果顺利的话,其实可以很快的以低成本来确保每个人都可以专注在自己的一个领域的,同时互相辅助,可以快速提升工作室的竞争力。举个例子,比如有专门的负责业务市场的同事,那么他就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获客上面,线下和线上营销的部分,多渠道获客的部分,而不是一会儿要研究获客,一会儿要研究拍摄方案,一会要做后期,啥也不能做精做透。这是我们目前的一些看法,大家还了解哪些比较好的摄影师合作模式,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2235天,每天早上6:30,微信公众号“摄影早自习”以及喜马拉雅的“摄影早自习”栏目,我们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