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第九章 爱自己

《非暴力沟通》第九章 爱自己

2016-07-11    26'23''

主播: S.Sylvia

335 11

介绍:
《非暴力沟通》---第九章 爱自己 我们已经了解如何使用非暴力沟通来发展友谊,促进家庭和睦,改善工作交流以及推动政治和解。然而,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使用也许在于----爱护自己。 让生命之花绽放 在赫布.加德纳编写的《一千个小丑》一剧中,主人公拒绝将他12岁的外甥交给儿童福利院。他郑重地说道:“我希望他准确无误地知道他是多么特殊的生命,要不,他在成长的过程中将会忽视这一点。我希望他保持清醒,并看到各种奇妙的可能。我希望他知道,一旦有机会,排除万难给世界一点触动是值得的。我还希望他知道为什么他是一个人,而不是一张椅子。”(姜英:不记得在哪本书上看过,孩子犯了错想自杀,认为他是社会的多余,社会多他一个和少他一个没啥区别。就在他站在桥上,闭眼的一瞬间,耳边想起了妈妈说的话:孩子对于妈妈,你很重要,妈在家等你) 【郭路:“他是一个人,而不是一张椅子。”一张椅子是没有灵魂的,任人摆布,别人想让它怎样,它就成为人们想要的那样。一个人是有独特的生命特征的,世界是千姿百态的,每个人在社会中也是千姿百态的,我们很容易陷入模式,陷入套路,却忘了本我真我是最具有生命力的。世界因为独特的你,真实的你而丰富多彩。如果你是一朵百合花,就不要去羡慕向日葵或者人人都爱的桃花,不要只看到别人的美丽而忘却了自己的芬芳。这就是让生命之花绽放】然而,一旦负面的自我评价使我们看不到生命的美,我们就会忘记自己是“特殊的生命”,而把自己当作一张椅子。如果我们习惯于将自己视为工具----充满各种缺陷的工具,自我憎恨还令人奇怪吗?( 姜英: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以自己不够好、不被看重、不被肯定、荣耀不了父母祖尊、帮助不了别人、不完整、认为自己毫无价值)如何培养对自己的爱呢?转变自我评价的方式是一个重要方面。既然希望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有益的,那么,自我评价的方式就要有助于学习,使我们的选择符合生命的需要。然而,不幸的是,我们的自我评价方式往往导致自我憎恨,而无助于学习。 ………………………… 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第一步 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哪些事情没意思,却又认为自己不得不做?请将它们列在一张纸上。 当我第一次审视自己的清单时,仅仅是它的长度就让我明白为什么我活得很不开心。我终于意识到,有许多事情,我之所以日复一日地去做,是因为我相信那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在清单上的第一项是“写临床报告”。我讨厌写这些报告,然而,每天我至少要折磨自己一个小时。第二项则是“开车送小孩上学”。 第二步 列好清单后,向自己坦白: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选择了做它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的这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 当时,我对这一步骤有些抗拒。我反复强调:“写临床报告不是我的选择!我不得不做!我是一个临床心理医生,我不得不写这些报告。” 第三步 一旦承认某一行为是你的选择,就填写以下声明来了解你为什么要那么做:“我选择做——————,是因为我想要——————。” 起初我怎么也想不清楚我到底为什么要写临床报告。几个月前,我已经确信,对我的病人来说,临床报告用处并不大,花那么多时间是不值得的。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一直费尽苦心准备这些报告呢?最后,我终于明白了,我选择写临床报告,是因为我想从中得到收入。于是从35年前的那一刻起,我就再也没有写过一份临床报告。想到自己少写了无数临床报告,我的快乐真是无法形容!当认识到钱是我的主要动机时,我马上想到我可以用别的方式来获得收入;而事实上,我宁可在垃圾箱中觅食,也不愿再写一份临床报告。 我清单上的第二项是开车送孩子上学。当我琢磨自己为何要这么做时,我发现,我很欣赏我的孩子从他们现在的学校得到的教育。虽然他们可以步行到附近的学校上学,但他们所在的学校提供的教育更符合我的价值观。想到这一点,在开车送孩子上学时,我的感受就不一样了。在这以前,我会说:“倒霉!今天又不得不开车送孩子上学”。而在这之后,我理解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那是为了孩子能够得到我所看重的教育。当然,有的时候,在路上我需要提醒自己两三次开车送孩子上学的意义。 深入理解我们行为的动机 我在思考“我选择做————是因为我想————”这个问题时,也许会像我考虑开车送小孩上学时那样,发现自己行为背后的价值取向----你在生活中看重什么。我确信,一旦意识到我们的行为所服务的需要,即使工作艰苦、富有挑战性乃至举步维艰,我们也会从中得到乐趣。 然而,你也许会发现,清单上的一些行为是出于下列的一种或多种动机: 1)、为了钱 钱是社会回报一个人的主要形式。如果我们的行为是为了得到报酬,我们付出的代价是失去生活的乐趣;反之,如果我们的行为只是出于对生命的爱,快乐将会伴随着我们。在非暴力沟通中,钱并不被认为是一种“需要”;它只是被用来满足某种需要的无数种策略中的一种。 2)、为了得到赞同 像钱一样,来自他人的赞同也是一种回报。受社会化的影响,我们渴望得到奖励。上学时,学校使用外在的手段来激励我们学习。在家里,做一个好男孩或好女孩,我们就会得到礼物;反之,如果大人认为我们调皮捣蛋,我们就会受罚。于是,等我们长大成人,我们误以为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回报。我们迫切地希望得到人们的微笑,听到一点鼓励,盼着人们夸我们是“好人”“好家长”“好市民”“好员工”以及“好朋友”等等。为了讨人喜欢,我们努力迎合他人;为了避免招人嫌恶,我们不做那些不受人欢迎的事情。 于是,为了博得他人的喜爱,我们费尽心思、委曲求全。这是很可悲的。实际上,如果我们的行为只是出于对生命的爱,人们自然会心存感激。他们的感激也是在给我们确认;我们的行为有益于他们的生活。一旦如愿活出对生命的爱,我们所体会到的快乐是他人的赞同永远无法给予的。 3)、为了逃避惩罚 有些人缴纳个人所得税主要是为了免受惩罚。这使他们对每年度例行的纳税产生了抵触情绪。然而,想起小时候我父亲及祖父对纳税的态度,感到真是今非昔比。他们从俄罗斯移民到美国,热衷于支持一个他们认为比沙皇更能保护人民利益的政府。想到许多人的福利有赖于他们的纳税,每次将支票寄给美国政府时,他们都无比地喜悦。 4)、 不想感到羞愧 我们知道,如果不做某些事情,我们就会责备自己。我们认为不做这些事情是不对的、愚蠢的。可是,如果为了体面而循规蹈矩,我们最终难免会感到厌烦。 5)、为了避免内疚 在另外一些情形,我们也许会想:“如果我不做这件事,别人会感到失望。”此时,我们担心无法满足他人的期待。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目的会给我们带来截然不同的感受。如果为了避免内疚,我们将活得可怜兮兮;如果为了活出对他人的爱,我们的生活将充满乐趣。 6)、为了履行职责 使用“应该”“不得不”“应当”“必须”“不能”“被迫”这样的词语,意味着我们受到内疚、职责或义务的逼迫,感到自己无可奈何。我确信,一旦生命的需要被忽视,我们的行动对社会来说极具危险,对个人来说则极为不幸。 在第二章中,我们看到“行政命令”这一概念的恶果:艾希曼及其同事使数以万计的人丧命,却不认为负有任何的个人责任。当我们认为自己无可奈何时,我们不再是生活的主人,而是沦为了机器。 再仔细思考清单上所列的各项事情后,你也许会像我选择放弃写临床报告那样,决定不做某些事情。即使这听起来似乎很激进,但我们只做有乐趣的事情是可能的。我相信,我们越是投入服务生命的乐趣中-----服务生命是唯一的目的,我们也就越爱自己。 小结 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也许在于培育对自己的爱。当我们的表现不完美时,我们可以通过体会忧伤和自我宽恕,来看清个人成长的方向,以及避免自我惩罚。评价自己的行为时,我们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要;这样,我们就不再依赖羞愧、内疚、恼怒或沮丧的心理来寻求改变,而让爱主导我们的学习和成长。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主动根据需要和价值观来选择生活。我们的行为不再是为了履行职责、获得回报、避免惩罚或避免感到内疚和羞愧。通过深入理解我们行为的动机,并用“选择做”来取代“不得不”,我们的生活将变得和谐并充满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