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老蒋与你“读响”生活:低调,才是最了不起的才华。

每天,老蒋与你“读响”生活:低调,才是最了不起的才华。

2019-01-30    09'59''

主播: 老蒋🎓

389 3

介绍:
【每天,老蒋与你“读响”生活】 低调,才是最了不起的才华 作家冯骥才在《低调》里说,“低调为了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高调为了生活在别人的生活里。” 真正的低调并非刻意做作,而是对生活更通透的领悟。 唯有平和与从容,才能抵达人生至境。 -- 01 -- 锋芒毕露,易招祸患 演讲家卡耐基说,“真正的智慧是懂得收敛自己的光芒,避免刺伤别人和树敌。” 深以为然。 存在感,未必是锋芒毕露,甚至咄咄逼人。 有的人时常陶醉于自我优越感,通过他人的吹捧来获得自我满足,但这往往是虚浮的,甚至会引来嫉恨。 三国时期,杨修作为曹操身边的重要谋士,总能先人一步道破曹操的计谋,众人都对杨修赞不绝口,他也因此洋洋自得。 有一次曹操出兵,久攻不下,在军帐中苦恼地说,“鸡肋,鸡肋”,夏侯惇不知道什么意思,就去请教杨修。 杨修一听,立刻命士兵收拾行装,说,“鸡的肋骨,食之无肉,弃之可惜。意思是这个地方暂时攻不下,白费功夫,不如早点回去。” 曹操惊讶地发现众人都在收拾行装,听说是杨修下令,顿时怒不可遏。自此愈发嫉恨杨修的才华,对他的猜疑也更重了。不久之后,竟找借口将他处死。 很多时候,过于炫耀自己的聪明才智,容易引来别人的妒忌和仇恨。 古语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 高出森林的大树,总要先被大风吹倒;超出河岸的土堆,必先被水流冲走;锋芒毕露的人,容易招人嫉恨。 中国最经典的水墨画,只有黑白两色,却将天地阴阳包含其中,不需要用华丽的色彩去装点卖弄。 做人也如此,简单而低调,才能沉稳如山,远离浮躁,心灵才有空余的地方储藏更为丰富的力量。 -- 02 -- 水低为海,人低为王 低调并不代表懦弱,而是一种自信和实力的体现。 前期声音越大的人,后面往往都会变得悄无声息,最终假装无事发生; 最后达成目标的,反而是之前不显山不露水的人。 《庄子》里有这样一则故事: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大鱼,名字叫鲲,鲲非常巨大,能变成大鹏鸟飞起来,翅膀像是挂在天边的云彩。 当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鹏鸟将要飞到南方的大海。 小麻雀却嘲笑它,“我起飞的时候,一飞就飞到榆树的树枝上,有时候飞不到就落地了,已经很厉害了。它打算飞哪儿去?” 鹏鸟没有理会他,也没有说话,默默振翅,最终飞到自己理想的温暖南方。 而叽叽喳喳的麻雀早已在寒冷的冰雪中冻死。 妄自尊大的人就像浪花,跟着狂风扑到岸上,最后变成泡沫幻影; 低调的人则如潺潺流水,经过万壑千林却从不炫耀,虚怀若谷,谦和处世。 他们往往抛开名利局限,从来不炫耀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不会摆出自己有多少存款,强调去过哪个地方旅游,读过多少书,做了多少事,因为他无需靠着这种东西来找存在感。 这并非刻意,而是内心始终保留着谦逊,不认为有什么值得夸耀的。 就像主持人汪涵说的,“再平常不过的事情。难道要和别人炫耀你会吃饭吗?” 真正的智慧,不是要告诉别人你有多聪明,而是将手头的事做好,踏踏实实,无问西东。 能管理好自己,自然也能掌控生活,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得充实而精彩,所以游刃有余,优雅淡定。 -- 03 -- 层次越高,越懂低调 “人生在世,低的是言调,而不是格调”,层次越高的人越懂得低调的道理。 他们有自己的坚持,不盲目跟风,不随波逐流。正如孔子所说,“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年少的时候喜欢炫耀,喜欢对外宣扬自己有多厉害;现在明白了,深不见底的河水表面往往波平浪静,过得低调才能享受清净。 没有多余的人来干扰你的生活,没有闲言碎语来聒噪你的耳朵。这样的人生最难得。 钱钟书先生晚年已经功成名就,按理说大可在家享受名利带来的一切,但他依然在家孜孜不倦地钻研学术,谢绝一切应酬。 他的作品《围城》在国外出版后,有位外国的女记者打电话给他,十分希望能见他一面。 如果是贪图名利的人,一定不会放过这个宣传机会,但钱钟书先生却回答,“女士,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很好,何必一定要去见一下这只下蛋的鸡呢?” 面对喜欢自己作品的读者,他也没有将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而是用巧妙的言语,幽默地婉拒了她的采访,留下一段佳话。 成功可以引以为豪,但不必炫耀。中国有句古话,“月圆则亏,水满则溢”,低调做事,才能细水长流。 低调的人,就像是一杯茶,经沸腾的水烫过,茶色依然清明透亮,看起来很普通,但细细品味,余香不绝。 这是一种大智若愚的人生姿态,一种守拙藏锋的人生智慧,一种心平气和的处世风格。 抛开浮躁,才能拥有一双单纯明净的眼睛,看到风景独好的世界。 所以庄子在领悟这个世界的真谛之后,感叹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真正的修养来源于沉淀的实力与品格,真正的低调来自于对内心无言的谦逊。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低调的人,自带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