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1 文青的焦虑|审美鄙视链困局、“假装看懂”及豆瓣打分压力

EP11 文青的焦虑|审美鄙视链困局、“假装看懂”及豆瓣打分压力

2021-04-01    56'44''

主播: 悲观生活指南

188 2

介绍:
上集我们讨论了文艺青年对于欣赏与自己价值观相悖的作品时的困惑,这一集我们会继续从文艺青年的视角出发,探讨关于欣赏文艺作品时常常出现的焦虑感,包括:究竟什么才叫“看懂”一部作品?审美有舒适区和鄙视链吗?我们是否需要以及如何走出审美舒适区?审美有门槛吗? 【声音目录】1:28 焦虑之一:我们真的看懂了那些小众的抽象的文艺作品吗?2:13 文艺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在于拓宽我们的生命经验4:08 看不懂的当代艺术装置与无法言说的共鸣5:15 欣赏当代艺术是脱离艺术家本意,和欣赏者产生更个人化的经验8:21 艺术的发展是从具体的临摹到抽象的想象力的发挥9:51 那些有清晰主题的艺术表达,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与语言去看世界13:25 艺术要表达的是真实世界的chaos,与简单化的法律规则不同14:52 不懂乐理知识,我们真的能听“懂”音乐吗?18:18 大众难以真正知悉艺术家创作某件作品的本意20:46 明天(不会)更好,悲观生活(没有)指南,悲剧更接近人生本质,伟大喜剧的内核也是悲剧与讽刺24:34 看过《春潮》我们对于要不要分析电影中出现的“难懂”意向与一位朋友产生了分歧31:50 不喜欢文艺圈很高赞誉的艺术作品,是我的审美能力不足吗?36:05 焦虑之二:审美的偏好、舒适圈、盲区与封闭37:17 我们的审美偏好与个人的性格、成长、需求有关38:37 我们让对方看到了自己审美的盲区40:36 昆汀从早期香港武打片汲取灵感,让我对什么是高级什么是低级产生了困惑41:27 审美有门槛吗?44:35 审美水平与审美口味46:56 焦虑之三:审美能力是否有高低?如何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48:17 艺术鉴赏能力关乎广度而非高度50:10 审美能力的提升就像积累词汇量,是一种习得新的语言的过程50:58 如何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55:17 我们拒绝用审美标签来限制自我 【本期提到的内容】(小说)毛姆《月亮与六便士》(小说)毛姆《异国他乡》(歌曲)罗大佑《明天会更好》(电影)《你丫闭嘴》(电视剧)《 小不列颠》(Little Britain)(小品)《卖拐》(电影)《春潮》(电影)《大象席地而坐》(电影)《蓝丝绒》(Blue Velvet)(电影)《穆赫兰道》(Mulholland Dr.)(电影)《电话谋杀案 》(Dial M for Murder) 主播:Wei、Michelle剪辑:涵、Wei文案: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