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友投稿~野性仑山~潘临才老师

听友投稿~野性仑山~潘临才老师

2016-05-21    09'18''

主播: 仁义之声~唐鹤升

201 5

介绍:
野性仑山 文/潘临才 此次再度发兵宁镇山脉,隔着仑山湖水库,分列东西就是高骊山和仑山了,加之先前徒步宝华山,绕着宁镇山脉如此一转,方知老家圩区的独特之处了,纵有两座山,也是小的不能再小了。 仑山之行是一次野行。登上山顶眺望来时的线路,方知我们从字母C型直插进来,像是钻进了一个巨大的口袋阵,打仗是要吃大亏的。沿着山脊行进是我们既定的方针。 探路的先行者们知道了此行的难度,准备了开山砍刀和强力剪。有了高骊山的经验,这次刚进入山区,我们各自寻到一根拐杖,再也不敢逞能。 此次也是隆冬中的首次徒步,说真话,这样的攀登叫人很是矛盾,穿多了,扔都来不及,但停了下来,或是处于山峰之上,又叫你瑟瑟发抖。况且三九的天气,从半山腰开始就是一片苍凉了。树木光秃秃的,蓄积着来年的生气,雾霾中水泥灰般的山色,多少有点压抑。我们既没有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也没有欣赏到翠绿欲滴的景色,倒是脚下和枝条上的灰尘染得你浑身邋遢。 车队在水库坝上集结,仑山的倒影清晰地呈现在水底,偶尔钻出水面的几只水鸟,试图打破一湖山水,只不过增添一丝动感罢了。春风中,鱼儿是湖面的精灵,隆冬下,水鸟陪伴湖面的寂寞,生命无时无刻不饱含着灵动的涟漪。 仑山野就野在都是野路。落叶在斜面上滑你,野藤在裤管上扯你,枯木在头顶上撞你,那些个爱搭顺风车的果实粘了一身。遇到被藤蔓合围的地段,也只好匍匐行进了,若是衣料和鞋子不够牢固的话,你一定是要吃亏的,向前的动力和拉扯的阻力同时作用,崭新的鞋带一次次扯开,拉出了一根根的丝线,像蚕茧缫丝。藤蔓绝不屈服于砍刀的威力,一刀下去,顺势一弹,给你一个嘴巴,额头和手背的血印浸在汗渍中,疼。有人认出了葛根,却苦于没有工具,这是我喜欢做的事情。那些个扎进衣物的小刺,稍换一种姿势,说不定就扎你一下,你得再忍一次把它捡出来。脚趾的过度用力,亦已攻破了袜子,勒着脚趾,叫人很不舒服。 仑山的野就野在野猪出没。虽然我们没能看见一只,但随处可见的翻新过的土壤,清晰的表明了它们的存在。还有另外一个证据,偷猎者在林间布下了很多的套,一根几乎卡车也拉不断的铁丝打成一个活结,若是勒住了脖子或是腿什么的,越想挣脱越是牢固,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见到一个挑掉一个。最最庆幸的是,我们的野生动物们都很聪明,一定是在暗处看见了不法分子的所作所为,和他斗智斗勇罢了。据探路的驴友们讲,他们亲眼看见一只花脸狐狸落入了偷猎者的包袋中,好可怜的一只小生命,不知又要成为谁的盘中餐了?人的胆子怎么如此大呢?因为都是一些人烟罕至的地方,我们不小心闯进了一处野鸡的家园,呼啦啦飞出了六七只野鸡,这些聪明的小鸡鸡吓了我们一跳,对不住了,也请你们记住:见到人一定要跑,人是这个世界中动物最大的天敌,他们的嘴可以让树叶光秃秃的,更何况是肉呢。 林间的几只小巢是让我赞叹不绝的,手艺相当高,这才是别墅呢,独拥整山整水,卧享天地灵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通讯靠吼,看门靠狗。 仑山的野还在我们的配备上。大砍刀是我吓狗的,这次派上了用场,群主愣是砍了半个小时,把我们从迷路的山顶引向正确的方向。在山林中,砍刀的作用没有剪刀大,是凡高大的树木都不会挡着人们的线路,只有那些枝枝桠桠的小玩意才会和你开玩笑,而且越是小的,越喜欢长刺,个中的道理和做人很是相似,真是阎王好见,小鬼难挨呀。这么好的剪刀蹦掉了几个口子,群主很是伤心,定是老哥使用不当了。原先就很拮据的俱乐部,损失这样重要的财物,说明我们尚需进行一些技巧的训练,当然了,若是能找到财团的支持是再好不过的了。 山脊之上,我们绕了三四个小时,两块烧饼,一包牛奶,一杯茶水,彻彻底底地讲,我们没有留下任何一丝杂质,干干净净地爬山,让山永远干干净净,除了脚印,我们不会留下任何的记号,因为山是我们的,因为我们也是山的。 回到出发的地方,野性抛在了身后,登车,掏出手机,现代文明再次占据我们的生活,距文明越近,离野性越远,然而我想,文明的终点恐怕还是野性了,因为终点我们还将会回到起点,但请记住:我们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