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85 | 一个在中国出生成长的美国女孩的乡愁:故乡和身份认同

Vol.85 | 一个在中国出生成长的美国女孩的乡愁:故乡和身份认同

2022-06-12    50'20''

主播: 东成西长

282 3

介绍:
节目简介 张浩月,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电影研究博士。她翻译的美国国家图书奖儿童文学作品《我的中国童年》讲述了上世纪20年代生活在武汉的美国女孩琼在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中的成长故事。 本期我们邀请张浩月老师聊聊她翻译这本书的经历、她在美国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她陪伴自己的混血小女儿成长的故事。 嘉宾介绍 张浩月: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电影研究博士,北师大儿童文学专业硕士,翻译过大量与儿童相关的理论与文学作品以及电影字幕和剧本等。现在中影集团负责儿童电影的策划与制片。 周磊:奇想国童书文学组编辑,策划有“诗词少年大冒险”、“神仙小学插班生”、“自古英才出少年”等原创儿童文学书系,编辑出版的作品有《不愿说话的小禧》《我的中国童年》《在世界尽头》等。 节目进度条 02:49 上世纪20年代生活在武汉的美国女孩琼在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中的成长; 04:21 一本特别的历史小说:从一个外国女孩的视角看历史; 07:30 反映了上世纪20年代中国人和外国人的生活之差,如何保持客观的看待这段历史? 13:02 琼:在中国成长的外国人,善良又纠结; 15:42 用虚构的手法将真是发生的事情组合在一起; 16:50 作者在70岁左右回到中国; 23:43 作者的另一本历史童书; 24:49 “本书基本都是我的童年最真实的写照。人是真实的人,事是真实发生的事,地方是我深爱的故地。但最重要的是,我使用的写作方式给了我极大的自由,再现了我记忆当中那些无比鲜活的人。” 26:31 历史不是一个生硬的东西,了解故事背后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28:31 我们在讲历史的时候往往会忽略具体的人,作者通过切身的体验,讲述了一段历史,这种看待历史的角度,一般很难在书中读到; 34:08 当你去看这些故事背后的那些人,可能就不会轻易判断谁好谁坏,也不会用简单粗暴的方式看待历史; 36:24 文学不会直接告诉孩子谁对谁错; 38:22 如果这本书有一个问题; 42:55 写历史小说,写关于中国的故事——寻根和思乡。 本期书单 《我的中国童年》[美]琼·弗里茨/著;张浩月/译 《武昌城》方方/著 《人类简史》[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著 《仙境之桥》[美]凯瑟琳·佩特森/著 《爸爸造的房子》[美]杨志成/著 《一个美国女孩在中国》韩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