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安住身心

正念安住身心

2021-06-11    06'45''

主播: 八音菩提

54 0

介绍:
我们推崇的新生活方式,本质上是一种修正念、行正念的生活方式。它可使修正念者自助疗愈内心的创伤,并接受新的经验,获得生命的长,从而过上真正高效而幸福的生活。 正念是觉悟者提出的基本概念之一,它属于八正道中的一支。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支,我们称为“正念之道”。 人要从烦恼中解脱需要有五种力量,那就是信、进、念、定、慧。其中念是最重要、最核心的一种。念,也就是正念。 信心和智慧,精进和禅定,这是两组需要平衡的。没有正念,它们都会落入邪道。 我们都知道,作为人没有信心不行,但信心过强的人就一定好么?信过于强大就会使人陷入迷之自信的深渊,将不分善和恶,正和邪,他先接触什么就相信什么,而且狂热、痴迷地信,这就是信心过于强大的弊端。最终是没有任何利益的。 智慧过强也有同样的问题,它会使人变得敏感多疑,什么都无法相信,总在评判、挑刺,就会成一个邪见满怀的人。这就是智慧过强的弊端,也是没有任何利益的。 所以,只有在正念的平衡下,适当修信,适当修智,不走任何一个极端,才符合个体的利益。也就是说,修正念,具有正念者,他时时刻刻不离真理之念,就明白何时该信,何时该疑,从不过度。这样信智双足。 精进过度也是有害的,它使人静不下来,看不清事物真相;禅定过度也无利益可言,它使人消极怠惰,不思进取。只有在正念的引导下,适当修进,适当修定,不走任何一个极端,因为时时不离真理之念,就会明白何时该动、何时该静,于是就“动静以时”,便产生决策上和行动上的无比的效率,他就是一个成功的人。 念就是不忘失、不忘记,首先是记得自己,时时处处不忘记自己的身心,这是根本;然后不忘记一切重要的东西,比如真理或常识。再低一等,或者说不忘记结婚记念日,不忘记他人的名字,这样有助于建设良好人际关系的要素等等,都在正念之列。 因为人的最大问题就是失念、健忘,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他的问题将迎刃而解,先掌握住正念,不再失念,也就掌握住了入道之门,基本上在世间立于不败之地。 修正念它实在是生死攸关的大事,谁儿戏待之,就会深受其害。 猎人为了捉猴子,就把一种很粘的胶涂在猴子必经之地的草上。聪明的猴子察觉了危险,都知道远远地躲避。 这时,有一只傻猴子,不知道躲避,却用手去触那涂胶的草,一触就粘住了它的手。然后,它就另一只来解,结果又被粘住。接下来,它再度挣扎,用两只脚来蹬,于是两只脚也被粘住了。最后,它用嘴来咬,结果,嘴也被粘住了。五处都被粘住,它就动弹不得,待猎人来到,就把它捉去了。 我们应当知道,这个愚痴的猴子,它擅自离开了父母的居处,游往他人的境界,才导致这种被捉的苦恼。有的愚痴的人也是一样,早起到聚落里托钵乞食,不善于保护自身,不守护好六根,眼看到美色,就生起执着,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触物都生起执著、系缚,就好像猴子五处被缚,就被魔所捉去,受诸烦恼。 我们用父母的居住,就是指正念,修正念的人好像在父母的家里,身心就会受到保护。不修正念的人,就好像到了闹市上,去到他人的境界里,就会受到诱惑,受到打击,受到种种的磨难,也就是说失去了保护。 从根本上来,正念是一种自我保护之道。 在故事中,猴子是因为缺乏正念,导致手脚嘴五处被缚,而被猎人捉去;同样的,我们也会因为缺少正念,眼耳鼻舌身五处被色声香味触所缚,而被魔捉去。 而修习正念,有正念的人,就好比待在自己家里一样安全。 正念就是不忘记身心,不使身心分离,而能安住当下。人们生活中的一切都与正念或失念相关。与正念关联就有成功和快乐,而与失念关联的就有失败和痛苦。 新生活方式是一种以正念为核心的生活方式,以生活的正念而架构起来的轻修,将引导我们走向自助疗愈之道,获得身心的康宁安乐。幸福不在别处,就在这里。不离正念而说 快乐,不离正念而得幸福。
上一期: 念与失念
下一期: 得过且过、拖延症疗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