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边的树

悬崖边的树

2016-01-03    02'30''

主播: 寒冰之声

885 27

介绍:
悬崖边的树 曾卓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岩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 而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读曾卓的《悬崖边的树》 曾卓,原名曾庆冠,1922年生于武汉,祖籍黄陂,是抗日救亡浪潮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诗人之一。 14岁开始写作,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7岁正式发表作品。 流亡重庆时,与邹荻帆、绿原等人组织了在诗坛产生较大影响的“诗垦地社”,出版过《诗垦地丛刊》。 1947年从中央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在汉口大刚报编副刊《大江》。当时有人说:“《大江》是武汉的一点光。” 解放后,曾任长江日报社副社长、市文联副主席。 1958年卷入胡风案,1979年平反。后曾任中国作协理事、湖北省作协副主席、武汉市文联副主席。2002年10日在武汉结束了他的人生旅程。 这是一首状物抒情的小诗,不落俗套,别具一格,语言精炼。全诗只有十二行,分为三节。 第一节写“树”的遭遇。一棵“树”,被“风”吹到“悬崖上”,令人触目惊心。这“悬崖”在“平原的尽头”,又“临近深谷”,更令人摧肝裂胆。诗人怀着难以抑制的悲债之情,下笔几句就描述了一裸“树”的命运和遭遇,一下子就把读者带进一种悲剧的氛围中。“风”的前面加上修饰语“奇异”,很容易从中体会到它的“特指性”—令人困惑的、荒唐的十年动乱。 第二节写“树”的形象。诗人用“倾听”,“站”两个动词,勾勒“树”的神态。 “倾听”一词,写出了“树”对生活充满深挚的依恋之情。这裸“树”多么想回到森林中去,多么渴望得到小溪的滋润!当这些愿望得不到时,它只得“倾听”“森林的喧哗”和“小溪的歌唱”了。“站”字,写出了这棵“树”的坚强不屈的精神。它虽然“孤独”而“寂寞”,却仍然“倔强”。于是,这一形象,不使人产生“悲惨”感,而使人产生“悲肚”感。这一形象,生动地体现了人的尊严和价值,富有阳刚美,使人想起贝多芬的一句名言:“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第三节进一步描写“树”的形象。...... 看完《悬崖边的树》,我们的脑海中会定格着一幅画:空旷的草原的尽头,一棵树独处悬崖边。似将跌近深谷,又像展翅飞翔!没有任何刻意的渲染,然而这道奇特的风景异常清晰。 诗的开篇就营造出一种近乎凄凉的氛围,草原的尽头,临近深谷的悬崖。在这样的环境中,一棵树显得那样地孤独而又无助,它似乎被喧嚣的世界所遗弃,只能默默“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的树,它坚强的性格使它似乎没有就此消沉,尽管流逝的岁月在它身上打下深刻的烙印,“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诗的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在人们为这棵树的命运担忧时,作者笔锋一转,写出树的决心和意志——展翅飞翔,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 的确现代生活的节奏日渐加快,人们在忙碌中似乎少了一份关怀。在你身处逆境或遭受挫折时,总觉得被世人遗忘在孤独的角落里,这大概就是人们常常感叹的世事的艰难。然而我们绝不应就此沉沦,是强者,就应该身处逆境不示弱,拼搏再拼搏,终有一天,我们会成功,尽管我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所有这些都是我们能够从诗中体会出来的,作者将生命浓缩成一棵树,用这独特的比喻告诉人们:生命象一棵树,注定要孤独地承爱许多风雨,美好的结局往往在惊心动魄的经历之后,关键就在于我们有足够的毅力和胆量去奋战,去拼搏! 综观全诗,作者似乎并没有大悲大喜,写景抒情都是平平淡淡,娓娓道来,但是读起来十分清新自然,似乎悟出了一些生命的真谛。 如果你的生活正处于悬崖之上,你该如何面对生活?那就做这棵树吧:在逆境中飞翔!
上一期: 读诗,读你
下一期: 爱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