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第一部分 第三章-1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考研政治-第一部分 第三章-1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2016-10-29    11'38''

主播: 晚风之声

22488 2869

介绍:
文字内容来自徐之明老师的《思想政治理论红宝书精华背诵掌中宝》,音频朗诵晚风。 说明:第三章分为两个音频,这是第三章的前半部分。 第三章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第一节认识与实践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1.本质: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2.基本特征: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1)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2)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 (3)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3.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 (二)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 1.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2.认识的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3.认识的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4.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三)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 (3)实践提供了思维模式。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 (2)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二、认识的本质 (一)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1.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反映论)路线: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2.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路线: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做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 (1)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 (2)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 (二)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 1.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直观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三)能动反映的基本特点 1.反映特性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定性。反映特性就是指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和摹本,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和本质。 2.能动的反映具有创造性。反映的摹写性决不是说认识只是人的主观对客观对象简单的、直接的描摹,或照镜子式的原物映现,而是一种在思维中的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 3.在人的认识活动中,摹写、反映的特性与能动、创造的特性,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4.创造和反映不是人类认识的两种不同的本质,而是同一本质的两种不同的功能。只有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坚持反映的摹写性和创造性的统一,才能真正揭示认识的本质和规律。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 1.感性认识 (1)定义: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 (2)形式:感觉、知觉、表象。 (3)特点:直接性和具体性。 (4)局限:感性认识以事物的现象即外部联系为内容,还没有深入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还不深刻,必须向理性认识转变。 2.理性认识 (1)定义: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2)形式: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 (3)特点:间接性和抽象性。更深刻、更正确、更完整地反映了客观事物,是认识的高级阶段。这是它的特点和优点。 (4)局限:有造成认识脱离现实的可能性。 3.相互关系 (1)区别: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 (2)联系:二者互相依存、互相交织、互相渗透。一方面,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另一方面,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 (3)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二者统一的基础。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二)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1.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2.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三)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1.理性因素 (1)定义: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 (2)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指导作用、解释作用、预见作用。 2.非理性因素 (1)定义: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也属非理性因素。 (2)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动力作用、诱导作用、激发作用。 (四)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1.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要把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 3.要把理论的正确性与现实的可行性统一起来,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和工作方法。 4.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五)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1.反复性 (1)定义: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原因: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①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②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 2.无限性 (1)定义: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 (2)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六)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人类认识运动过程和基本规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2.这一过程和规律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和历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