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镶美歌#🎵小路(冯方云)

🎵#美文镶美歌#🎵小路(冯方云)

2016-09-18    27'55''

主播: DY怡情雅室

330 1

介绍:
【作者简介】 冯方云,供职于中国银行江苏句容支行,自青年时便喜爱祖国的古典诗词,多有习作,兼创散文。作品曾在《中国金融文学》《中国金融文化》《金融文坛》《金融博览》等刊物发表。人到中年,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希望结交有相同志趣和爱好的文友,互相探讨,共同切磋,以求提高,在文学领域获得长足进步。 【作品欣赏】 《小路》 有一首俄罗斯歌曲我很喜欢,经常在音响上倾听,那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在前线的红军战士中广为流传的《小路》,歌中深情地描绘了离开家乡的战士们对故乡的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哀婉悠长,余音绕梁;有一幅俄罗斯的名画我也非常喜欢,那是大画家列维坦的名作《弗拉基米尔之路》,画中描绘了一条十二月党人走向西伯利亚的小路,在俄罗斯广阔的草原上,那条小路杳无人迹,荒凉寂静,十二月党人和他们的眷属为了自由而反抗沙皇的暴政,被镇压后就是从这里走向西伯利亚劳改营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再也没有回到故乡。一首歌,一幅画,描绘的都是一条普通的小路,却深情地展现了俄罗斯人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走过的艰辛历程,它们不经意间在我的心头留下了深深的思考,我不由得也怀念起在我的人生历程中走过的那条不平凡的小路来了…… 这本是一条无名的乡村小路,以中国疆域之广,乡村之多,这样的小路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乏善可陈,但在我少年时代却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一直到了人生的中年,对那条小路的记忆仍然是那样地鲜活生动,宛在昨日,因为那是我初中三年的求学之路,于一个农家子弟而言,更是新生之路。 小路其实并不长,一头是我的村子墓东村,一头是一个名叫前陵的乡村供销社,过了那前陵供销社就是马路了,再走一里马路就是我就读的前陵中学,我所说的小路是前者那三里路的小路,全是土路,甚至可以说是山路,阡陌不平,高高低低,沟壑纵横,于城里人或许真是难行,但于我们一行从小在农村里长大的少年们来说,也不是难事。我还记得三十年前我们一干小伙伴们走过的那小路的情景来―― 小路一年四季中有不同的风景,春来蝶飞,夏至蛙鸣,秋到禾熟,冬回草黄,那时的农村刚刚恢复元气不久,小路两边的田野里种满了庄稼,春天是漫山遍野的油菜,夏天是密密麻麻足有一人高的棉花,秋天是滚滚的稻浪,春夏时节是农村一年中最美的时光,那高高低低的山坡上,田野中,都是充满了生命色调的绿色和金色,勃勃的生机尽情地展现在这广阔的大地上,把那一条小路挤在中间,显得逼仄,两三个小伙伴一起走都有点逼窄了。 早上我们六点半上学去,中午十一点半回家吃饭,下午一点半再一起上学,傍晚五点和小伙伴们一起回家,一天中来回四次,一天中这条小路要走十二里路,从一九八五年到一九八八年一共我走了三年, 在前陵中学完成了初中学业。来来往往,周而复始,晴天,雨天,雪天,锻炼了我的脚板,磨炼了我的意志,加深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我真的要感谢这条小路。因为走得太多了,确实太熟悉了,我到现在闭上眼都能回忆起那小路的一草一木来:从村子出来不久,拐个弯就走上了那条小路,先是平地,一里后就是下坡,过一个小桥,桥上的石板是水泥做的,过了桥再行半里就是上坡,坡上有几个孤坟,倘走得太早路上没人,在那坟地里穿过真是吓人,过了坟地再爬个大坡是一个引水渠,是春夏之间用来引水灌溉农田的,过了这水渠再走一小段路就是前陵供销社了,这供销社是我的乐园,不多的零花钱全用在里面了,因为它里面偶尔卖一点书,虽然大多数是卖连环画,我记得曾经在里面买过一本我小时候买的最贵的连环画《三打祝家庄》,定价五毛五。本来普通的乡村的供销社一向是卖农资和生活用品的,却因为这连环画们这小小的供销社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中,或许无意间培育了我对文学的爱好,所以,那时小路的尽头对我是期待,是快乐,是希冀。 一年之中,天气绝大多数是好的,所以行走在小路中也不觉得多辛苦,反而可以一路走一路欣赏两边的风光,有一个淘气的小伙伴,甚至能从小路边上的大树上掏出鸟蛋来,我们一行人用火烤熟了吃,味道真是好,可惜他只上了一年初一,就因为家贫付不起学费而辍学了,我们一行小伙伴们一起上初一时约莫有三十人,不断有人辍学,有的家贫,有的畏苦,到完成初三学业时,只有三人毕业。我们春天可以在小路的两边拔茅针,初夏可以在那小桥下捉鱼,秋天可以在丰收后的田野里放上一把野火,冬天如下雪了也可以一路走一路寻找野兔和野鸡的痕迹,运气好可以抓到,所以上学放学对我们来说大部分时光真是惬意不过了。 但,小路留给我们的远不止这,一到春夏之间,特别是梅雨季节,淫雨霏霏,那大水覆盖了那小桥,小桥被冲垮了不止一次,我和同学们不得不脱下鞋袜,手牵着手,小心翼翼地行走在这小河里,又是风又是雨的时候真是苦不堪言,在初二时有一次一个小伙伴手滑一松,跌在水里,被大水冲出去几丈开外,我们都吓坏了,幸好他被一个大石头挡住了,但浑身都湿透了,连书包里的书全湿透了。上初三时,我们只剩三个人了,那一年的冬天,语文老师颜景林为了给我们赶进度,下午放学后再接着做试卷,做完再改,不知不觉已经是晚上六点半了,赶忙着放学,但天空里已经是飘满了雪花,地上也已经是厚厚的一层,天色渐渐地黑了下来,我们三个人走在放学的小路上,雪已经到膝盖了,此时风越来越大了,寒冬之夜,天黑得分外早,我们也没有手电,只能手挽手艰难地行走着,深一脚浅一脚,也不知跌了多少跤,一身泥一身雪,短短的三里小路,走了足足两个小时,那时也没有电话,把三家的大人都急坏了,纷纷从小村里出发来找我们,那是我印象最深的一次行走。三人中现今有一人在苏州经商,现在已是几千万的产业,我们上个月通电话时我问他还记得那一夜的惊险的放学么,他说,这也是他印象最深感受最苦的一次放学,那条小路,看来也在他的生命历程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小路,于我是艰辛的,小路,于我也是欢快的。三人中,只有我一人通过了高中入学考试,我从这条小路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另外两个同学,初中毕业后都走上了社会,各自行进在各自的人生旅途中,一个去了苏州,一个去了南京,都没有机会接受更高的教育。那条小路,成就了我生命中第一次升华,第一次飞跃,否则,我就是一个农民,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民。 在这条小路上,我曾经和我的数学老师严贝生先生一起行走过,他毕业于丹阳师范,在路上,他给我,当时一个懵懂不通世事的少年,介绍外面的广阔世界,指点我更好的学习方法,培养我对数学的兴趣,这一点我确实辜负了他,因为我的数学从来没有拔尖过,那时我的成绩真是不好,真的要感谢这条小路,因为它也是严老师的放学回家之路,他偶尔也会和我们一起行走在这小路上,在学校里,我们是没有机会这样深度的对话交流的,是他,触发了我对学业的兴趣,明了学习于一个农家子弟的意义。小路,是我的新生之路。 三年的小路,我走完了人生的第一个旅程,虽然没有考上重点高中,因为乡村中学的教学质量实在不高,但在那个群体里也是优秀的了,小路前面是大路,大路的前面是更大的路,通向远方,通向人生的高峰。这条小路是有形的,以至于到现在我还能清晰地回忆起它三十年前的样子。人生之路,有的有形,有的无形,就要看行者们如何行走了,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是永远正确的,不管走在哪样的路途中,都必须恪守这一准则,任何成功都不是偶然的,都是用艰辛换来的,安逸将一事无成,空令岁月蹉跎。我自知资质平凡,唯有刻苦,方能勤能补拙,在热爱的领域立于人先。所以在上学放学的路途中,也不忘记背英文单词,背语文课文,演算一向是我短板的数学,小路,也是我的学习之路。 在中国,不知有多少乡村,不知有多少农家子弟,更不知有多少这样的小路,无数的农家子弟就是从这样的小路走出乡村来的,有的成了大学教授,有的成了著名的企业家,有的去了国外创业,林林总总,难以计量,这样的小路于他们都是新生之路,求学之路,发展之路,我希望,这样的有形无形的小路更多一点,让更多的农家子弟走在这充满希望的小路上,于国于民,善莫大焉!阶层固化,于国于民,绝非好事! 今年的春天,四岁的小外甥阳阳在我的老家,那一天周日我回老家去,他缠着我带他去乡村的田野里去玩,从村子里出来,阳阳在前,我在后,一路徜徉着,不知不觉地他走上了我求学的那条小路,小路的岔口因为乡间通了新的水泥路,已经许久没有人走过了,荒草长得很高,也不知阳阳怎么摸到路口的,竟然走上了这条小路。我久已想再走一走这条小路,已经很多年了,我对它都有点陌生了。阳阳欢快地在前面跑着,我在后面追着,路的两旁,庄稼已经很少了,虽然是春天,两边却种上了花木,连绵有好远,一边是海棠,一边是白玉兰,小路上的痕迹还在,但草也长得很高了,二十多年了,我没有走过它,感谢小阳阳,带我重走了这条小路,虽然他肯定是不知道那条小路于我的意义的。我们走到那小桥边,流水还在静静的流着,时光仿佛回到过去了,阳阳已经过了小桥,我也过了,忽然我又回了头,重新站在那小桥上,当年我刻下的痕迹我仔细看了一下还在呢,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只是我已经从一个少年变成一个中年人了。 走过了小桥,再前前走上约一里路,那片坟地已不见了,代之的是一条宽阔的马路,那引水渠也不见了,时光终于还是令这条小路发生了一点变化。阳阳穿过阡陌,走上了那宽阔的乡间马路,我还恋恋不舍地走在那小路上,他在等着我和他一起走在大路,小路在小小的他的脚下变成了大路,又是一代人行走在这小路上了,他的前面,是一条更为开阔的大路,大路很长,很宽,很远,通向远方,通向高峰,我看着,我想着,不由得微笑了....... 今天,一位在南京的一所大学任教的教授朋友曾经对我说:“每个人,只有走了,脚下才有路。” 【响琳心语】 感谢您的聆听,欢迎弹幕留言互动! 您的宝贵意见是我进步的动力与源泉, 我也将广纳众言,不断改进, 争取为您献上更多更精彩的作品! “怡情雅室”欢迎您经常光临, 也欢迎您投稿或推荐美文, 微信或qq添加17627529, 就有可能听到响琳为您朗诵您喜欢的作品喔~ 顺祝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