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饭”的昆虫

不“吃饭”的昆虫

2022-10-18    03'37''

主播: 小璐的科学故事

818 0

介绍: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呀!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小璐,欢迎收听《科学大众•小诺贝尔》(低幼版)儿童科学杂志音频栏目——《小璐的科学故事》。 不“吃饭”的昆虫 文/詹志鸿 音频主播/朱暄 音频支持/古谷、白溿 后期制作/云天 编务/夏越、郝雅文 说到蜉蝣,很多小朋友可能听爸爸妈妈说过,古人曾说“蜉蝣朝生暮死”。不过,这句话并不十分准确,其实,蜉蝣的稚虫会在水中生活1~3年,成虫虽然寿命相对较短,但也能活跃1周左右的时间。可以这么说,蜉蝣成虫的寿命显著短于一般的昆虫。 那么,为什么蜉蝣成虫的寿命这么短呢?答案就在它的“嘴”上,蜉蝣成虫居然没有成熟的口器!换句话说,蜉蝣在变为成虫后,便失去了吞咽食物的能力,因此它们便无法通过进食来补充因为飞行而消耗的能量。不仅如此,蜉蝣的腹部还是中空的,没有成熟的消化系统。 正因为摒弃了进食的能力,蜉蝣成虫才成为“朝生暮死”的昆虫。 为什么蜉蝣会放弃进食呢?原因很简单。蜉蝣的两双翅膀长度并不一致,往往是前翅较大,后翅较小。在空中飞行时,这样的身体结构很容易导致蜉蝣被气流吹得到处乱飞。蜉蝣空空的腹部可以让空气从中间流过,类似纸飞机一般。这样,蜉蝣便能在较高的空中飞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