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翊菲 朗读 《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李翊菲 朗读 《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2017-01-03    50'12''

主播: 爱与幸福博客朗读

1104 21

介绍:
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记录《我的2016》男人的泪水 文:爱与幸福大家庭 光哥(研七) 点评:郑委老师 朗读:翊菲 博文类别:感受生命故事 发布时间:2016-12-30 郑委老师前言:我是流着泪看完光哥的《我的2016》征文的,尤其是他在描述父亲一个人如何拉扯大他们兄弟两个的时候,我的泪水止不住的往下流,我突然明白了父母“拉扯”孩子长大的“拉扯”背后深刻而无言的爱,光哥的父亲是伟大的父亲,此刻的我特别的想邀请老人来参加爱与幸福的孝亲营,我太想看看这位让我肃然起敬的老父亲,我想抱抱他,告诉他,他很伟大。此刻的我也特别的心疼光哥,母亲的突然离去,父亲深沉的爱,光哥内心这些年的努力和煎熬夹杂在一起,这个男人也让我肃然起敬,尤其到了现在这个年龄,基于自己过去的生命故事,光哥敢于直面自己,开始改变自己,开始坚定的要让自己生命绽放去帮助其他更多生命,这都源于光哥内心深藏着的美好。这让我想起了最近做个案的两个成功男人,他们小时候家里都特别特别的穷,靠自己的努力在北京实现了个人的成功,他们特别负责任,特别顾家,然而,他们作为男人,作为曾经很不容易的男人,谁来真正的关爱他们呢?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2016年我看到了很多次光哥的痛哭,每一次痛哭过后我都看到了一个更加阳光更加有力量的光哥,我相信,2017年,光哥会更加焕发出光彩,成为真正能“发光”的,光芒万丈的光哥。 ———————————————————— 2015年爱与幸福研七学习后,紧闭的心稍微打开了,但感觉在爱与幸福大家庭还不是很自在,不愿也不敢回应郑委老师提议的《我的2015》征文。2016年马上就要结束了,我不知道我的内心还在怕什么,迟迟不动笔。28日晚上睡得很早,但内心很不平静,一年来在爱与幸福大家庭的一幕一幕像幻灯片一样在眼前回放。我知道我一定会写,我要服从我内心的呼唤。一年来发生的事情很多,能记起的就是我的每一次哭泣。 一、难忘的一座城市——北京 今年4月,在研七班长冯怡大哥的鼓励下,我纠结了很久,才鼓起勇气到北京参加了第三次志愿者大会。在志愿者大会的前期,作为小组组长,我还是假装很投入、很认真地参与小组展示、个人介绍以及餐前交流等活动,但尽量避免深度分享与交流,不愿意过多地把自己完全暴露给家人。我也不知道我内心恐惧什么,我就是想把自己包裹起来,让大家只是看到我阳光的一面。随着家人陆续的分享,特别是江门吴霜妹妹的故事,深深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疼点。 虽然我在研七把自己原生家庭的故事告诉了大家,但毕竟是很小范围,也感觉是安全的环境,我知道我的儿时经历给我自己造成了太大压力,我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反而很难释放。 我还记得志愿者大会的第二天中午,我都不想睡午觉,我找到西安的建斌会长,谈自己工作和生活的苦闷,他耐心地听我像祥林嫂般的诉说。下午志愿者大会继续分享,我特地跑到前面坐下,我依然还记得郑老师鼓励的眼神。我真的很服他,他绝对不会强迫你讲自己的故事,他知道点还没到。 那天下午,我终于敢在爱与幸福的大家庭里讲诉自己的故事:我并不是大家想象的光哥,我也不是永远阳光的光哥,我想做真实的光哥。我一边分享一边流泪,但心里特别痛快,后来很多家人都给了我温暖的拥抱。他们并没有因为我的家庭和我的过去对我产生看法。今天总结2016年的过去,我也要向我的爱人蕙心学习,向冬梅老师、文月老师学习,她们作为女人,作为指导师都敢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示给大家,我为什么不能。我再一次用文字回忆我当时的分享,我也希望大家了解我。2017年,我要做更加真实的光哥,更加透明的光哥,更加有力量的光哥。 我出生于四川普通城镇的一户农村家庭,还有一个小三岁的弟弟。父亲是一个老实的不能再老实的人,初中毕业,有文化、有思想,可惜文革的动乱毁掉了他的理想;母亲很漂亮,是一个能干的女人,改革开放政策刚放开,她就开始在小镇上做小生意,卖点瓜子和烟、酒、糖等副食品。由于家庭逐渐富裕,引起了街坊邻居的眼红,开始对母亲闲言闲语、说三道四。母亲是个急性子,眼睛里不能揉沙子,耳朵里不能听闲话,整天与人吵架。父亲不爱说话,经常劝母亲:我们干我们的,不管别人说啥;这反而更让母亲生气,又开始在家里闹,她忍受不了在外受人欺负,在家又得不到父亲的支持。在我八岁的时候,在一个阴冷的冬天夜里,她选择了自杀。随后,父亲就拉扯着我们两个孩子,既当爹又当妈。 幸运的是我碰上了世界上最好的父亲,他常鼓励我们要好好学习,他的毛笔字写得不错,家里的白墙上全是励志的话,比如“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等,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他还在进门的墙壁上写了一句:流氓不得入内!希望我们不要天天与社会上的小混混交往。最难忘的是,常常在吃饭前,父亲给我们读《读者文摘》上励志的文章。我现在还保留着高中时父亲给我写的一封信,他在信后附上了《家庭》杂志的一篇文章《特困高才生,圆梦在京城——一名特困生催人泪下的故事》,并留言一句:“顺便邮来党员文摘中的一个故事,比起我们的家庭还困难。值得一读,深思。”每当我读起这封信,就泪流满面。在那时,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读书,干出名堂,去报答父亲。 从小学到高中,我的成绩在班上都排在前面。由于作文写得好,班主任爱屋及乌就任命我为班长;大学个性太强,在班里竞选只当上体育委员,一气之下就与系里决裂,全身心投入到学院学生会工作。小时候,就开始偷偷看一些名著,也知道世界上还有比我们家更穷更苦的人,最后他们都成功了,信念的种子已经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写感受时,我特意翻到了高中的笔记本,上面都记满了当时的阅读感受和经典名言,记载表面我当时对12本书情有独钟,那就是:《平凡的世界》、《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年轮》、《布哈林传》、《马背上的水手》、《约翰克里斯多夫》、《红与黑》、《我的菩提树》、《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走了》、《沉重的翅膀》、《人间词话》、《尼赫鲁家书》。听大学女同学讲,我就是一“神”人,基本不去上课,经常逃课到图书馆,看《资本论》、《相对论》、《梦的解析》等一些“神人”写的“神书”;最后大学毕业成绩还说得过去,排名专业前三分之一,补考了两门都是计算机,而且是同一个老师,他对我经常翘课进图书馆很不满,公然宣布只要他在我就休想及格,工作以后我们居然成了好朋友。由于原生家庭的原因,自己的性格很古怪,有时候特别开朗,突然又会变得沉默寡言;我不相信任何人,只相信自己;我很有主见,一般的孩子在初中很少考虑前程,可我已经想好了:一个目标考上大学,改变自己,改变家庭。我现在才明白,我当时为什么对书感兴趣?就像现在特别聪明的孩子对网络感兴趣一样?没有家庭的爱,我只能在那里找到我的动力源泉和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