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琳  朗读《暖暖的爱》(来自FM1894239)

张雪琳 朗读《暖暖的爱》(来自FM1894239)

2018-05-18    18'18''

主播: 爱与幸福博客朗读

413 10

介绍:
博文发表日期:2011年12月16日 博文类别:家庭改变案例类 博文作者:浙江衢州 徐LF 《暖暖的爱》   浙江衢州  徐LF       从国庆的培训班回来,一晃两个月了,每天做作业、看郑委老师的博客和书,每次都觉得受益匪浅。回来的最初半个月是最不适应的,不知道该怎么说话,不知道该怎么办,丈夫对孩子则更加听之任之,放手不管,虽然盯自己,闭上嘴,但心里对丈夫的怨恨则更加升级,孩子不在时竟然还会冲他喊:“你是怎么学的,放手不等于不管,难道就是让她更加自由散漫吗?”他也会回击我:“你也白学了。”看到网上一些同学的文章,发现原来很多人开始时都这样,老师教的只是原则,自己则是要找方法、悟规律。于是又开始每天盯自己、做作业,坚持、信念,现在的我,对郑老师上课的内容有了更透彻深入的认识,原来这就是老师让我们做作业、考试、写心得的用意所在,就是为了让“智慧慢慢滋生”。(郑委老师:这就是刚开始学得状态,这个阶段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悦纳自己和他人,二是不放弃,只要做好这两点,启动阶段就会顺利度过)       上周看了一部美剧《幸福来敲门》,讲的是美国八十年代一个最底层家庭的男主人逆境中不放弃,最后成功的故事。看完后我和丈夫说:“这就是郑老师说的坚持和信念的力量。” 前些天看女儿的语文书,第六单元是关于父母的爱的主题,《地震中的父与子》是说父亲对孩子爱的坚定的信念、《慈母情深》是表达无私的母爱、《学会看病》中则讲到了家长不包办,把责任还给孩子,看了之后突然很让我感动,如果不学习,我哪能站在这个角度来看这些文章,怎么能概括提炼?那一刻,我觉得学过的知识突然在脑子里升华了,生活中处处蕴含着简朴而深远的道理,(郑委老师:悟的过程就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不够,质变达不到)郑老师的知识和理念无时不在生活中融会贯通。于是对郑老师更加折服了,感谢学理科的郑老师,总结探索出这么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诠释人生的哲理。       两个月来,重温、领悟知识,用新的理念经营家庭、与孩子互动的同时,发现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也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特别是盯自己以后,我觉得自己无意中正努力让自己变得更高尚,更宽容,(郑委老师:感谢你!感谢你变得高尚和宽容,每个人都改变一点点,这个社会会多么的美好!)更以一颗平常心对人。出租车上,我会与出租车师傅聊聊堵车、聊聊油价、聊聊民生;在商场、小店会与服务员聊聊心情;食堂里与师傅、服务员聊聊烧菜;在传达室也与门卫也聊聊家常,当自己开始换位思考,开始站在别人的角度时,发现身边全是笑容,当时时常常地被这些小小的温暖包围着时,我总会想到郑老师的话:教育孩子就是教自己做人的过程。(郑委老师:这句话是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不是我说的,这些年我是站在这些伟大教育家的肩膀上开展我的工作的,也就是这句话让5年前的我大彻大悟,因为这句话,我知道了教育家长就是教育自己做人的过程。)       感谢郑老师,让快奔四的我,有了一种突然自己长大了的感觉,(郑委老师:我曾经也有过这样的感觉,从这方面来讲,我们是同学,因为闻道有先后,我悟得早了几天,呵呵)听说郑老师来衢州,欣喜至极,急急地把一点心得体会整理出来,切切地盼着老师的到来。 本文更多内容请参考郑委老师博客《暖暖的爱》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6d792d0102e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