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乐,幼有所成 | 爱与幸福第十五期孝亲营分享系列(一)》(来自FM74299653)

《老有所乐,幼有所成 | 爱与幸福第十五期孝亲营分享系列(一)》(来自FM74299653)

2020-11-04    12'46''

主播: 爱与幸福博客朗读

1265 13

介绍:
《老有所乐,幼有所成 | 爱与幸福第十五期孝亲营分享系列(一)》 原创: 公众平台编辑组 郑委老师 发布时间:2020.11.4 朗读:张欣 前言: 2015年至今,我们在全国各地圆满举行了十四期爱与幸福公益项目——孝亲营,800多位老人,1000多名志愿者因此受益。 随后,这些志愿者把这份爱带回当地,带动当地的学员家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让孝文化遍地开花,也让越来越多的家庭走上了家庭幸福的起点。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在中国文化里,“孝”是做人的起点。而爱与幸福理论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孝”自然也是爱与幸福理论的基石。因此,孝亲营这项公益项目,我们会一直办下去,坚定地办下去。 今年10月21-25日,成都迎来了第十五期孝亲营。未来几天,我们将带大家一起去感受爱与幸福孝亲营第十五期(成都)的现场。 首先,我们想先分享本期孝亲营中最年长的志愿者和最年幼的志愿者的感受。 正文: 80岁高龄的陈爸爸和75岁的陈妈妈作为本营中最年长的志愿者,他们出生在一个百废待新的年代,经历过很多困顿苦痛,尝尽了人生百味。 年事已高的他们,这次不是以营员身份参营,而是以志愿者身份参营。 这是为什么呢? 新的角色又给他们带来什么收获和感受呢? 1.陈爸爸 我被“爱与幸福”感动了好多年,这种感动让我心态好了,身体好了。我想,我是否也能做点什么呐? 其实,让我做“志愿者”无非就是和大家一起再互相感动,再开心快乐,也再受一次教育,说说大实话嘛。予人快乐,予己也快乐。 要说当志愿者的感觉,那就是一个'好"字。 往低里说,起码每个参与人都懂得怎么活得更开心、更滋润。 往高里说,“爱与幸福”的理念和实践真是一项“伟大事业”的一部分,实实在在地体会到参加其中的人在变化,在被救赎!很多家庭和人可以说是获得了“重生”,这种感觉是震撼的! 2.陈妈妈 在爱与幸福里,我多了很多好儿女,她们常常来看望我。 这次也是这些好儿女邀请我当志愿者的,我很乐意,于是就开开心心地去了。 我以前,活得没那么舒畅,家里出现了很多事情,很糟糕。我牵挂着自己的孩子和孙子们,他们也牵挂着我,在外面工作也不安心。现在我把自己照顾好了,他们也就放心了。 这是我第一次当志愿者,而营里很多老人是第一次参加孝亲营,我看到他们遇到需要帮助的时候,我去帮一下;他们不好意思去表演的时候,我鼓励他们,并陪着他们一起表演。也没做啥事情,就是玩得开心!趁自己能走动的时候,多做一些开心的事情。 我参加过三次孝亲活动,参加了基础班、个案研修、孝亲反哺研修课,还经常参加当地的沙龙活动。 参加这些活动以后,给我带来了更多的正能量,去掉了我心中的很多烦恼。 现在把这些烦恼都放下了,开开心心地过好自己的日子,不再给儿女们添麻烦。 通过这些活动,也想明白了很多事情,如果没有爱与幸福,我可能还在这些胡同里钻进去出不来呢,现在完全放下了! 小编心语: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孝亲营的宗旨,就是想通过我们的微薄之力让更多的老人不仅活得开心、安心,还能活得有意义,活出自己生命的精彩。 陈爸爸和陈妈妈跟随爱与幸福多年,不仅见证了爱与幸福的成长,见证了很多家庭的改变,更是抱着一颗真诚的心去成长自己的老人。他们没有因为年纪大而混沌渡日,他们朴实的话语中透着一颗“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心。他们是我们永远的榜样! 天扬,一个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子成,一个在校大学生,他们是本期孝亲营中最年幼的志愿者。 出生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而文化却缺失的时代,从小被全家关注着呵护着,其实是很难体会到中国真正的孝道文化的。 通过孝亲营,他们有了怎样的感悟和理解呢? 3.天扬 平凡的老人们也有着伟大的爱。 当我在杜甫草堂陪着张奶奶观览时,她始终紧紧地握着我的手,就像握着自己孙子的手一样。 交谈中无意间聊到了自己的外孙女,我也认识,我有些诧异她居然对自己孙女的近况了解还不如我多。 我鲜明地感受到,奶奶特别迫切地想多知道一些自己孙女的情况,当我把自己知道的说完时,奶奶说:“她太忙了,我也不好多打扰她。”原来这才是背后的原因。 我心里十分感动,更有些酸楚。不知道我的奶奶是不是也常常盼着闹响的手机,是自己孙子打来的电话。 4.子成 在这次孝亲营当中,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老人,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年纪。 我在与这些老人相处的过程中,不停地会想起我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自己的父母。 我看到了自己过往对长辈做的种种不正确、不周到、不孝顺的事,我真想飞回到长辈们的身边,给他们跪拜,给他们磕头,向他们忏悔,并希望自己可以用余生来好好地爱他们、孝顺他们。 在营里,我还听到了很多长辈的生命故事,我理解了任何曾经过往的行为与想法都是可以被原谅、被理解、被心疼的。 以前,我看不到长辈们几十年如一日付出的心,总是用着自己的标准去衡量着他们的做法,评判他们的行为,没有让他们感受到过温暖与爱,更没有让他们看到过光明和希望。 我要改过自新、重新做人,从现在开始好好爱他们,真正地将孝道奉行下去,将爱与幸福传递下去。 小编心语: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践行”,没有践行的中国文化带给我们每个人的可能都是“着相”,都是“所知障”。 “孝”一定不是读几本经典就能明白,就能做到。它需要有一群人通过“以行动带动行动”的践行来感染、影响、带动更多人去践行。 天扬、子成这一代的年轻人,更需要这样的环境,这样正能量的场去“长心”,长出一颗“内心强大,价值观正确,心中有爱,精神富足,有理想有志向,懂得如何做人”的心,而孝正是做人的起点! 明天我们还将继续分享,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