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丹 朗读《生活“都挺好”,却对什么都没兴趣,怎么办?》

刘丹丹 朗读《生活“都挺好”,却对什么都没兴趣,怎么办?》

2021-03-20    09'15''

主播: 爱与幸福博客朗读

1836 11

介绍:
生活“都挺好”,却对什么都没兴趣,怎么办?| 郑委老师答疑系列 原创 公众平台编辑组 郑委老师 朗读:刘丹丹 博文类别:平台文章 发布时间:2021.03.19 前言 最近有一位年过35岁,有稳定工作、小家幸福的女士来咨询。她不是为了孩子问题而来,但是她的问题却是当代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她的问题也让我们看到当下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渴望穿越物质的虚无、功利的虚无、以结果为导向的生活,走上精神上的、有情感有意义的美好生活。 她说自己没有什么问题,却总感觉自己的状态不对: 拖延症:自己想干的事却一直拖着,拖到最后不得不干了才去干。 强迫症:自己不想干的事,不敢不干,还要求自己必须干。 习得性无助:对工作、生活、孩子等方面,曾经努力过,但也就这样了,觉得没什么意义。 郑委老师问她:你觉得你生活当中最满意的是什么? 她说:都挺好的。 郑委老师又问:你觉得不满意的是什么? 她说:都挺好的。 郑委老师再问:在你的家庭当中,有没有人会跟你说这个话 “都挺好的,你还有啥不满意的”? 她说:有,我自己。最近一个月常常感觉自己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然后又不能不好,因为一不好,就会觉得“你都这么好了,还有啥不满意的”。 最后,郑委老师给出了她的诊断报告:缺少热情。 正文 【此为答疑整理文稿,如有不尽之处,敬请谅解。】 很多女性,在年轻时,对未来充满憧憬;在工作时,对事业充满憧憬;在结婚时,对家庭充满憧憬;在生孩子时,对孩子依然充满憧憬。然后,她会不顾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孩子身上,想着等孩子上幼儿园就可以轻松了,等孩子上小学就可以再去发展自己的事业了。 这时候,婚姻也从幼稚期进入了成长期。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只要用点心,一切都会挺好的;孩子上小学一到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努努力,孩子也会听话。 随后,婚姻就会进入一个叫多事之秋的阶段。恋爱的激情没了,婚姻的甜蜜好像也没了,努力让孩子变得更好,但也没能那么好的时候,女性就会思考一个问题:活着到底为了什么?这样的人生有意义吗?我到底想要什么? 这就是当代社会主流的一种女性特点:缺少热情。 热情药方 那怎么才能有热情呢?郑委老师给出了爱与幸福的“药方”: 第一,去做那些从未做过的正确的事。 这类女性一般以乖乖女类型的居多,就像温水里的青蛙,你说过得好吧,都挺好;你说过得不好吧,也没啥不好的。 想要打破旧有的模式,就要去做那些从来没做过的有热情的事,特别是不想做、做不到和做不了的事,跟自己当下的内在世界告别,寻找到真实的自己。 其实,拖延症就是不认可自己,强迫症就是想活成另外一个自己。 小编心语: 有热情的事,不是刺激的事,比如坐过山车、滑雪、蹦极;也不是享受的事,比如美容购物、小资文艺、奢侈消费。 第二,去跟有热情的人在一起。 更换现在的朋友圈和生活环境,因为长期以来你周围的很多人一定和你是一样的。去找到有热情的人和有热情的地方,让他们带动你。 结语 虽然郑委老师给出的“药方”只有两剂,但做到却非常艰难,因为此类女性的外在和内在是不一样的,她们长期活在了别人的眼光中。 一个真正了解自己的人,一定能活出精彩;一个不能活出精彩的人,一定不了解自己。 为此,小编给出自己的两个小建议: 1.拿上三个纸条,各写上一件你做不到的有热情的事,然后随意抽,抽到哪个就做哪个。 2.参加爱与幸福的户外活动。 知易行难,唯有开始行动,才会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