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兵朗读《解决孩子问题,靠的不是“怎么办”而是“为什么”》

何兵朗读《解决孩子问题,靠的不是“怎么办”而是“为什么”》

2021-03-23    14'33''

主播: 爱与幸福博客朗读

1777 9

介绍:
解决孩子问题,靠的不是“怎么办”而是“为什么” 原创 公众平台编辑组  朗读 何兵 发布时间 2021.3.23 © 全文共3202字,阅读大约需要 8 分钟。 前言 中国当代的父母常常会问这样的问题: 孩子不好好写作业,怎么办? 孩子总是抱着手机,怎么办? 孩子不听家长的话,怎么办? 在遇到孩子各种各样问题的时候,家长脑子里第一时间先是着急,然后出现一个问题“怎么办”,接着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这就形成了一个“怎么办——想办法——去解决”的怪圈。 为什么说是怪圈,因为从小到大,我们这么努力地解决孩子的问题,好像就没有特别成功地解决过孩子某一个已经养成的不良习惯,而且更可怕的是好像越解决越多,甚至越解决问题越严重。 只要用“怎么办”的方式解决人的问题,都很难解决得了。 为什么呢? 大家也可以好好回想自家是不是这个情况。这么多年,您遇到的关于家庭的问题(诸如夫妻问题,亲子问题等等),您问“怎么办”的时候,问题究竟解决了没有? 我们一起来看看网三期新学员霞的学习感悟,她已经感受到这么多年,不知道“为什么”的努力是多么可怕,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倒是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难以解决! 正文 有因才有果 有因必有果 文 |霞   自上完郑老师的第一课,勇敢地争取到与郑老师的互动之后,郑老师一针见血的指导,像一只强有力的手帮我撕开了包裹自己的层层迷雾。 尽管只撕开了一条小口子,但却透进来如此新鲜的空气,让被孩子休学问题压得麻木不仁的我在痛苦中觉醒过来! 我就像那刚脱离母体的初生婴儿,在这十天里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空气,贪婪地在博文中、在群里同学的反思中、心赏中找寻成长的方法。 我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每一篇博文、每一次活动都深深触动我的内心,都在打动着我……我在行动中去领悟,在领悟中理解,然后逐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如果说第一节课让我认识到是自己这个“因”,带来今天家庭问题的“果”,那么第二节课便是我开启在行动中“寻因思果”的过程。 二十多年来的习惯,遇到问题就想办法,着急着想去解决这个问题,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有这样的问题。 参加爱与幸福的课程同样是带着“怎么办”进来的,首先想到的是老师能告诉我用什么方法能解决儿子休学的问题! 小编心语: 家长不知道“为什么”,只想“怎么办”,就是在找方法。 只要是找方法的家长都不是好家长,因为找方法就会只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只关注事情 ,不关注孩子。孩子感受不到家长的“爱”,孩子就不会发自内心地配合家长。 郑老师开场白连续重复三次:“一遇到问题就想怎么办的家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让我顿悟这么多年的努力是多么可怕!问题没有解决,反倒是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难以解决!   我在留言区说:儿子的志向就是想要挣很多钱!我心里是不认同的,自认为我不求更多钱,够用就行。儿子为什么有这样奇怪的想法呢?班主任孙老师留言引导我:要问儿子为什么有这种想法。   第二天带儿子回学校的车上, 儿子又跟我讲,他要挣很多钱。 我开始习惯性地想要否定他,想要证明他的观点是错误的!后来想起孙老师的话,不对,我得问“为什么”。 我内心并没有真正接纳儿子的想法,只是嘴里的话及时刹车了,问儿子:“为什么想要挣很多钱?” 小编心语: 孩子都是读心的,当家长不接纳孩子时,孩子也不会把真实的想法告诉家长。孩子要么迎合家长,要么和家长对着干。 所以,悦纳是关键,你只能改变你能悦纳的,你悦纳不了的,永远不会因你而发生改变。 儿子畅所欲言地说了很多原因,有马云、王思聪、马化腾等人的事迹给他的冲击;有国家间交往,经济势力决定国际话语权给他的感悟。 我问他:“挣多少钱才算够多呢?” 他说:“我也不知道,因为我没有经历,也许只有我经历了,达到一定高度了,我才清楚。” 我继续问:“你需要那么多钱,是想要买什么吗?还是仅仅是一个数字的积累呢?” 他答:“我好像没有特别想要的什么东西,仅仅是一个数字的积累吧!” 我试探着问:“你是不是觉得爸爸妈妈没有给你足够多的零花钱,所以有这个想法呢?” 他答:“你们有能力挣钱,所以对钱没有更多的渴望。但是对于我来说,身无分文,你体会不了我对钱的渴望。” 我,“哦”了一声,想要引导儿子了。 我问:“你想过用什么办法和具体方式来挣钱吗?” 他答:“想过,但每一样都难,没有想到具体的办法。” 接下来,我又开始了“说教”模式,吧啦吧啦,说了好多“我的方法和途径”。——包办思想的错误模式!   在下午自己独处的时间里,我的头脑中不停回味着儿子的话语,试着找出真正的原因,无果! 我便在小组群里自顾自地倾诉,写着写着忽然一下想通了——儿子的观点有什么错误之处呢?我为什么要极力去反驳和否定他的观点呢?想通之后,困扰了我一天,让我觉得“学习”也没劲的感觉一下好了好多。   我回到家之后,我对儿子重拾话题。 这次由于从心里接纳了他的观点,自然地引出他更深层的原因——原来是他想要体验独自一人去广西涠洲岛。 我这次稍微流畅地问他:“为什么?” 他说,跟我们呆在一起的时间太久了,已经分不出你我了! 我解读出来的原因是:他从小与我们一起,我们无处不在的“陪伴”“包办”,让他没有成长感、独立感!(不知道对不对?) 我对他表示了理解,然后问他:“怎么解决时间上的冲突呢?毕竟高考在即。” 他答:“是啊,真的很矛盾呀!”然后他讲:“我估计自己考不好,想要重新来一次!我这一周先拼命学习,长进不大的话,我还是想先出去走走!” 这时候,我把老公推出来了。我说:“这件事,需要你爸爸同意才行,你去找他谈你的想法。那是你们两个男人之间的事,你爸同意,我这里没问题!” 这个谈话暂时告一段落,孩子收拾了情绪去上学了。 目前来看,这两天是正常的。 昨天在饭桌上,老公边吃饭边讲。 今天买的鸡是多少钱一斤的,竹荪是多少钱一包的——这是我和老公的日常。 平时讲这个的出发点,一方面是想感叹家里吃的比外面健康;另一方面何尝不是想要告诉儿子,我们有多爱他,我们对他付出了多少,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所以你来好好努力,将来有一份好工作,才能吃到这么好吃的东西! 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这些话的对错,因为这几天不断地思索“为什么”,一下恍然大悟——我的天哪,我们这么多年,就像唐僧念经一样,有多么让人心烦!让儿子每顿饭吃得多么有压力和对自己不能挣钱的“无能感”!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饭桌上的儿子,就像被菟丝子缠绕的树,是多么压抑和无力!我心痛儿子了!   小编心语: 孩子的问题本质上是家长的问题,这句话还可以理解为,孩子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样子,一定是家长造成的。 因为孩子最在意的是父母,无论是迎合,还是叛逆,都因为他太在意父母了。 郑老师说,凡事有因果,这就是因果。 不循因,怎么知道有这样的果?怪不得这么多年,都在想办法解决儿子的各种问题,都在想儿子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问题,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今天终于有了答案! 我和老公沟通了之后,认识到以后不再说这样的话题。虽然我不能一下子改变儿子的想法和观点,但我至少找到了方向,见到了曙光! 坚定地走出黑圈,进入红圈,多问几个“为什么”! 结语 在做事的层面上,大家都懂得“找到原因,再想办法,才能解决问题”的道理。 好比,电视机不亮了,我们首先应该检查有没有电源问题、插座问题,芯片问题,如果不检查不找到原因,只想“怎么办”,请问电视机能修好吗?   请记住,你看到的孩子问题,往往都是现象,不是问题本身,在现象上做文章往往是徒劳。   希望家长们把“怎么办”扔掉,多想想“为什么” ,虽然找到孩子问题的原因太难、太难、太难了,但这是唯一有效的方法,而且非常有效。   最后想告诉家长们:找到原因,问题就一定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