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俊玲 朗读《认为“付出就是爱”的女人不一定幸福》

宋俊玲 朗读《认为“付出就是爱”的女人不一定幸福》

2021-05-22    10'00''

主播: 爱与幸福博客朗读

1096 5

介绍:
认为“付出就是爱”的女人不一定幸福 原创 公众平台编辑组 郑委老师 朗读:宋俊玲 博文类别:平台文章 发布时间:2021.05.21 前言 很多女人认为“付出就是爱”,这样的女人可谓比比皆是。 多年来,和女性打交道比较多,让我看到中国传统女性的特点,传统女性有很多值得我们称道的地方,但是,只要“女性不尊重自己,就得不到孩子和爱人的尊重”,我把这样的女性称作“认为付出就是爱的女人”。 认为付出就是爱的女人会非常辛劳、勤快,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放到家庭、爱人和孩子身上,理所当然地想“我付出这么多,孩子应该更优秀,老公应该更爱我”,但往往得到的结果是“老公不和她沟通,孩子并不那么优秀,甚至到了青春期还很烦妈妈”,因为她的付出要求回报。 很多女人向我抱怨“我付出这么多,他们怎么就不知道心疼我呢?你说我容易吗?!” 当我听到女性这么说的时候,我非常理解她们,但我心里隐隐伤感:又一个快成为怨妇的女人!当女人付出要回报的时候,得不到回报就会抱怨,抱怨之后会更加付出,因为她们认为“我还不信,一块石头都能暖热,何况是人呢?”更加付出之后还没有得到回报,这样循环下去,最终会成为“抱怨的女人”,简称“怨妇”——因为不尊重自己、不爱自己的付出,给别人带来的都是压力。 女人不容易,做好女人更不容易,想做个好女人就要“付出不求回报!”能懂得这一点的女人很少,如果能做到,在付出不求回报的同时,还能“尊重自己、珍爱自己”,那才是真正的智慧女人。 真正的爱不是“付出”,是付出“不求回报”,真正的爱不是“为了别人”而是“爱护自己”。当今社会下,能做到这一点的女人很少,所以真正幸福的女人很少。 今早写这么多,是因为看到了SL女士的学习感受,她就是标准的中国传统文化下的“贤妻良母”,从她的学习感受上可以看到这一点。 她的学习感受值得很多女性反思。 正文 文 |SL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最具爱心的,对这个家对家里的人,倾注了自己所有的精力和感情,辛辛苦苦十几年,却没有得到自己满意的结果,总觉得心里不太平衡,很委屈。 今天听了郑委老师一天授课,引起自己对“爱”的深深反思,重新认识到“真爱”是“无条件、不求回报”,爱不是自以为是,仅有“爱”的愿望是不够的,要有正确的目标、正确的内容、正确的方式,才是 “会爱”、“真爱”。 首先,对爱人,是我没有用“经营”的理念去让“爱情”保鲜。 我总是以自己的标准和喜好要求他,责怪他,对他的接纳、尊重、理解越来越少。 随着孩子的出生,爱人就退为第二位,22年的惯性婚姻生活,“爱”中的欣赏、尊重,逐渐被要求、指责替代,而指责、不满的内容也是他身上一直存在的老问题——某些生活习惯如吸烟喝酒等,结婚后的前几年一直没觉得是问题,近几年来反而觉得是不能接受的问题。 没变的是他,变的是我,是我的心态、角度和沟通的方式有问题。看优点少,看缺点多,肯定少,要求多。 其次,对孩子,是我没有用“开放”的视野去爱她。 对她是一种自私、狭隘、一厢情愿的爱,只把她作为属于自己的、待成长的生命体。对她是一种有条件、有要求、要回报的爱,其实是与孩子做交换、讨价还价的行为。 对孩子的理解不够,尊重不够。其实,孩子仅是我把她带到这个社会上的一个小公民,是一个寄养在我家二十多年,将来要建设社会的小公民。 世界上很多爱很多付出都是为了拥有,唯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为了放手。父母对孩子爱得越深、付出的越多,越是为了让孩子尽早地独立“行走”,或走得越远。这种爱,是一种很高境界的爱,是一种最大度、最无私、最深厚、最需要智慧、最需要学习的爱。 父母的期望真是总无止境。小时候她身体很不好,做过两次手术,为此还休学一年,当时真的就想只要她身体健康,能成为正常的社会劳动者就行;能正常上学后,又想别影响体育运动就好;体育好后,又想要是学习好,能正常就业就好了;成绩优秀后,又想要是能当上班干部,能全面发展就好了;因是女孩,能掌握一种乐器就好,等长笛考了九级,当了学校乐团团长,获得区级二等奖,又想能获市级奖就好了;当了三年区三好生,又想能上重点初中就好了;上了四中初中,又想能上四中高中就好了。孩子的努力是明显的,进步是明显的,应该满意,应该高兴才是。但在家时,对她还是总提更高的要求,不听或达不到,还经常对她发脾气。想一想,自己真是不应该这么“贪心”! 爱是需要学习的,学习是需要不断反省,不断调整自己的。遇到问题是需要冷静思考,积极寻找办法的,埋怨、指责解决不了问题,只会激化矛盾,甚至把简单的问题弄得很麻烦、很糟糕。 相信自己能做好,相信自己能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