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琼朗读《家里总偏心小的那个,结果是什么?》

汤琼朗读《家里总偏心小的那个,结果是什么?》

2022-07-21    10'59''

主播: 爱与幸福博客朗读

1538 13

介绍:
博文发表时间: 2022年7月21日 博文类型:生命觉醒反思类 博文朗读:汤琼 家里总偏心小的那个,结果是什么? 前言 这几天的博文中,我们似乎都感受到了:父母所谓的偏心,其实都是人之常情的事。但“偏心”对人一生的影响却是巨大而深远的,甚至很多人会用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孩子。 这是因为,我们小时候经历的事情和感受,在我们长大后可能会被忘记,但不代表它就不存在了,它会化成我们的潜意识或者行为模式,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下一个家族的轮回。 今天分享的典型案例,特别适合孩子年龄小的家庭。 年轻的父母们,你们当下最重要的不是教育好孩子,而是经营好夫妻关系,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比教育孩子重要得多得多! 正文 学员: 郑老师,晚上好,一天愉快! 早上,老公开车送儿子去幼儿园,在车后排,我坐在儿子和女儿的中间,女儿两岁,儿子五岁。 女儿要坐在我的腿上,儿子不让,女儿就哭了。儿子说:“为什么妹妹每次都要坐在你的腿上,我就不行?” 我说:“妹妹哭了,你让她一下吧。”儿子还是不肯。 郑委老师: 请问,哭的就一定是对的吗? 学员: 不一定。 郑委老师: 那说明你很心软。 学员: 就觉得妹妹挺小的,哥哥应该让一下妹妹。 郑委老师: 哥哥是大人还是孩子? 学员: 哥哥是小孩。 郑委老师: 请问,站在一个5岁孩子的思维上想:“为什么我要让着妹妹,她那么不讲理,我为什么要让着她啊?” 学员: 也是,我自己也不认可,可是在生活中,我…… 郑委老师: 受不了小的哭。 学员: 对,我特别烦她哭。 郑委老师: 你受不了小的哭,她哭你哄不住,你就觉得自己无能。你就告诉大的:“你让着妹妹,她不就不哭了吗?”你把责任推给了哥哥,而掩盖了自己的无能。能理解吗? 学员: 理解。我好像就是想让哥哥帮我让妹妹不哭。 郑委老师: 对,你就是为了让妹妹不哭。最后的结果是啥,你知道吗? 最后结果是:妹妹遇到事就哭,因为哭就有效,她就成了一个用哭闹达到目的的孩子,就会越来越任性。 等孩子进入青春期,大的很委屈觉得你偏心,跟你对抗,小的特别任性,只要得不到就哭闹。 你觉得我说的有没有道理? 学员: 有道理。 郑委老师: 你这样下去,就是这样的结果。 委屈了大的,惯坏了小的,委屈的哥哥会跟你对抗,惯坏的妹妹会自我。 女孩自我,婚姻会出问题,男孩委屈,要么叛逆,要么胆小软弱。 你觉得我说的有道理没有? 学员: 有道理。 郑委老师: 我说这个话的意思就是:你看看后果,你再问问题。 只有你害怕这样的后果,你才会认真对待问题。因为你现在不认真对待这个问题。 我已经说出了问题的根本了。问题的根本是啥? 学员: 我把责任推给了大的。 郑委老师: 对。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无知无能,把责任推给了大的,想让大的委屈换来小的不哭闹,这叫息事宁人。 你是不是该学习如何当妈妈啊! 学员: 是。 郑委老师: 其实非常简单,干任何事之前都先遵循大的同意。好比,你想抱妹妹了,你先跟哥哥说:“妈妈抱抱妹妹,行吗?”大的一般都说好的。 也就是说,你应该尊重大的,大的才会尊重小的,你应该爱大的,大的再把爱传递给小的。 你已经开始偏心了。你偏心不偏心啊? 学员: 我自己倒没觉得。 郑委老师: 我问这个问题“你偏心不偏心?”你不用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孩子身上。明白吗? 因为你偏心不偏心不是你说了算,是你孩子内心的声音。 此刻,说说你的收获是什么? 学员: 我有一个弟弟,每当弟弟抢我的东西时,奶奶或者爸爸妈妈都会叫我让着弟弟,我就觉得“凭什么让着他?” 郑委老师: 那你现在是不是也在用同样的方式,要求着你的孩子? 学员: 嗯。 郑委老师: 我告诉你,我们当孩子时有很多的感受,等我们成为大人时,那些感受都会忘掉的。但是这些感受会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悄无声息地影响着你。 我想告诉你的是,你的孩子这么小,不要想怎么教育孩子,你应该好好成长自己,经营好夫妻关系,这个对你来讲太重要了。 你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吗? 学员: 有道理,因为我的关注点全都放在了孩子身上。 郑委老师: 夫妻同心,其利断金。 夫妻特别恩爱的父母,是不会偏心的。因为恩爱的夫妻,男人有担当,女人有温暖。 家里,爸爸制定规矩,妈妈维护规矩,孩子在有文化和规矩的家庭氛围里,时间就会让孩子越来越好。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方向和原则,即家庭的规矩。 孩子年龄小的家庭,父母要做的最重事情是树立家庭的规矩,全家人一起遵守,朝着共同的方向前进。 这件事情需要夫妻一致,甚至需要女人先尊重男人,让男人愿意承担把握家庭的方向和原则的责任。 我说清楚了吗? 学员: 清楚了。 郑委老师: 记住一句话:中国人的家庭教育跟孩子无关。 因为是两个大人共同建立家风、家教、家规的过程。孩子顺着家风、家教、家规自然长大就会越来越好。 坚持学习好吗? 学员: 好的。谢谢郑老师。 结语 西方人有法律和宗教,法律让人不作恶,宗教让人向善。 中国绝大多数人没有宗教信仰,如果家庭没有共同的规矩,那怎么保证孩子们不作恶去向善呢? 所以,中国的家庭唯有夫妻恩爱,建立家风、家教和家规,孩子才能走上正道。 这个时候,严父慈母就是中国家庭教育最应该有的样子。 严不是高要求,严是有原则。 慈不是对孩子好,慈是让孩子心里感受到温暖和不好意思。 夫妻俩一致,就能轻松地把孩子教育好。